返回
顶部
法院助力有效化解28.13亿元债务,镇江力信公司涅槃重生!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菲菲 记者 曹德伟)今年7月,镇江经开区法院妥善审结了力信(江苏)能源公司(以下简称力信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协调各方力量引进吉利科技集团注资4亿元,促进该企业重获新生,有效化解28.13亿元债务,盘活24.98万平方米土地、10.83万平方米房屋资产,稳定500多名职工就业。记者了解到,这是镇江首例预重整转重整破产案,也是首例通过“债权转股权”重整案,首次通过破产重整网平台召开债权人会议。




7月21日下午,经开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经开区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林丽俊、行政庭(知识产权庭)庭长张凯详细说明了该案情况,同时邀请江苏省人大代表、汇典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该案管理人团队负责人封孝权到场通报了相关情况。



据介绍,力信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投资规模约30亿元,主营业务为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制造,获得近300项动力电池技术方面的专利,其中137项为发明专利,是镇江新区的重点规模企业。因一次性投入基础建设、研发资金较大,融资额过高,加之疫情冲击,导致产品未能实现规模和量产效益。受到高额债务和数十起诉讼拖累,数家债权人于2021年初向法院申请该公司破产清算。



“我们在审查中发现,力信公司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虽然出现了短期债务危机,但其生产线完整、产能充足、经营持续稳定、上下游产销网络通畅、研发团队高效,有可供偿债的资金来源。且当前新能源行业整体发展趋好,力信公司具有极高的挽救价值和重整可行性,力信公司管理层也表达了强烈的重整意愿。”张凯介绍。经研究后,法院决定启动预重整程序,确保力信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有序完成重整。


预重整制度耗时较短、程序简化,弥补了现有破产重整审理周期长、破产程序不可逆特点的不足,对债务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小。基于此,法院结合“镇合意”服务品牌政策、重点任务,果断探索尝试预重整工作,通过保留企业有效产能和经营价值,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破产管理人的监督指导,在3个月的时间内,圆满完成重整价值识别、预重整方案制作等各项工作,解决了力信公司资金短缺等难题,以“破产不停产”的策略确保了力信公司在重整期间持续有序的生产经营。



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秉持着“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法院指导管理人以线上网络直播和线下现场参会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债权人会议。


2021年11月19日和2022年3月1日,在全市两级法院中率先采用破产重整网平台,召开了力信公司第一次和第二次债权人会议,现场参会人数分别为了30家 和14家,网络参会人数分别为177家 和137家。



“力信公司的财产评估总值较高,让重整投资人一次性投资购买,难度较大。”该案管理人团队负责人封孝权表示,为避免重整失败,在法院指导下,他们创新性地在重整计划中引入“债转股方式”,约定现金清偿的同时,对部分债权人进行债权转股权,让债权人持有股权,共享力信公司未来的发展成果。


在“府院联动”机制作用下,经开区法院与镇江新区管委会启动联席会议,召开了三十多次协调会,指导、监督了管理人遴选重整投资人,成功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吉利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参与竞选,并最终成为力信公司的重整投资人。



同时,包括工商银行为牵头行的银团和中信银行等金融债权人,本着六稳六保、支持实体经济的精神,也以不同方式同意并支持重整计划的表决通过。重整期间(含预重整期间),力信公司经营收入1.33亿元,实现利润2500多万元,生产运营稳定。


“这次力信公司预重整转重整成功,也是“府院联动”机制有效运行的最新生动实践。”该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林丽俊说。



近年来,在经开区法院积极推动下,镇江新区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破产企业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形成1个原则,17类具体工作事项,26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的工作合力,开启了联席会议交办任务,成员单位限时办结的破产案件处理2.0时代。通过深化府院联动,3年来,该院审结破产案件42件,化解破产债务逾100亿元,妥善安置职工7000余人,释放工业用地83万平方米,房产56万平方米。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