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云港市临洪河口湿地碧波荡漾,芦花轻拂。583只被解救的黑水鸡、骨顶鸡振翅而起,在蓝天碧水间盘旋飞舞,重返自然怀抱……这场由海州公安分局联合市林业部门、区检察院等单位精心组织的“三有”保护动物集中放归活动,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馨画面,也是海州公安保护生态环境、守护民生安全的生动写照。

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和知识产权安全,事关百姓福祉、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海州公安分局以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引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结合“昆仑”“平安原野”等专项行动,坚持“数智赋能、治本清源、服务民生”三位一体,依法严厉打击“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有力保障民生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坚持数智赋能,深化全链条打击
实战化必然要求专业化。工作中,海州公安以“打团伙、摧网络、斩链条、端窝点”为目标,依托合成研判室,常态化对全区“食药环知”领域犯罪态势、规律开展风险预警和动向分析,并分域搭建数据模型,开展碰撞比对分析、深度挖掘研判,动态生成“情报产品”、高效支撑打击工作,实现犯罪全链条打击。今年1月,通过深化模型应用、强化数据穿透,成功侦破省督“1.17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捣毁窝点2个,查扣伪劣灭火器8200余个。

同时,海州公安通过整合其他行政部门、重点部位数据资源和前端信息,建立完善基础管控信息库,创新研发“食药环”实战管控平台,实现执法勤务可视化调度指挥、重点要素实时监测预警、案件线索主动化分析研判。目前,平台汇入各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产废企业647家、信息5000余条,通过平台应用先后破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1名。
注重治本清源,推动全周期治理
针对“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复杂性、反复性特点,海州公安树牢“可防可控、标本兼治”理念,践行“抓前端、治未病”要求,把工作着力点向事前预防转型、推动治罪与治理同步,积极探索开展“风险问题全周期治理”工作,有力促进部门联动共治,“食药环知”领域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所谓风险全周期治理,本质就是以一个案件的侦办为切入点,了解一个领域,整治一个乱象,规范一个行业,实现社会公共安全新提升。”森林派出所所长张沛民介绍道。

2024年以来,海州公安分局积极开拓伪劣干粉灭火器问题治理思路,会同消防、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通过联合检查、风险研判、集中打击、复盘分析,推动合力共治,取得了显著效果,先后成功侦破省督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捣毁制假窝点4个。该案例被评为“省厅食药环领域风险问题全周期治理工作十佳案例”。
聚焦服务民生,提升全方位保障

“无人机不仅可以抵达人力难及的复杂区域,还大大提高了巡逻效率。”11月13日,在锦屏山林区,民警操控无人机开展山林例行巡查。工作中,海州公安围绕环境保护、林区防火、治安巡逻等方面,采取步巡、车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等方式,开展“空地一体”立体化、智能化巡防。同时,依托“正义联盟”“空中义警”等群防群治队伍,联合林业、环保等部门,建立“警长+”多元协作机制,形成治安联防、平安联创良好局面。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盯紧盯牢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药箱子”,该局升级快检实验室,研发快检大数据应用平台,不定期开展暗访抽检,打通市场管控“最后一公里”。同时,面向社会开展“你送我检”实践活动,在“平安海州”微信小程序中开通“样品送检”专栏,群众提交送检信息,“快检义警”上门提取,实现“群众点单、政府检测”,进一步顺畅监督举报渠道,全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通讯员 程士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