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当渔网接上互联网,一头连接的是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小康梦,另一头连接的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7月4日下午,细雨蒙蒙,在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下口村船员工会,“‘理花树’礼赞新时代 追梦复兴路”主题宣讲活动正式启动,江苏省百姓名嘴于雪在“理”惠百姓宣讲环节,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理论课堂”。
据了解,今年以来,赣榆区委宣传部立足时代性、群众性、生动性、通俗性,创新打造“理”花树理论宣讲品牌,让党员群众在学思践悟、常学常新中,不断凝聚和激发干事创业力量。该项品牌经验被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省委宣传部《理论之光》栏目等媒体平台广泛报道。
“根”深植群众,宣讲内容接地气
“这次理论宣讲接地气,可以说是为我们渔民传经送宝,教我们怎样利用‘互联网+渔业’来增收致富。”活动现场,青口镇下口村渔民周东生听完《当渔网“接上”互联网》的宣讲后,深有感触。据介绍,在“理”花树理论宣讲前期主题设计中,赣榆区委宣传部注重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开展宣传,实施“1+N”理论宣讲聚焦模式,形成内容全面、特色明显的系列宣讲主题。“1”即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精心设计宣讲主题,确立“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系列宣讲大主题。“N”即聚焦经济社会及民生改革等热点,贴近受众的实际需求,突出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老党员等不同群体,共设计“分众化”的特色宣讲小主题20余个。
“枝”各展其长,宣讲主体多元化
“通过制作这些爱党爱国题材的面塑作品,让学生们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和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日前,在青口镇新城实验小学的教室内,连云港市非遗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孙连东带领学生们亲手制作淮海战役等革命战争题材的面塑作品。“理论+非遗”仅是“理”花树宣讲方式的一种,据介绍,赣榆“理”花树理论宣讲品牌以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乡‘理’乡亲”基层理论宣讲团为主干,以先进典型、百姓名嘴、民间艺人等理论宣讲队伍为枝叶,通过“理论+网络”“理论+文艺”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
“花”开香遍野,宣讲传播覆盖广
建设宣讲阵地是基础,扩大传播覆盖是关键。“理”花树在品牌打造过程中,以党校、学校、公共文化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主要依托,建设区、镇、村(社区)三级宣讲阵地。目前,已征集理论宣讲微视频35个,并通过赣榆电视台、电台、赣榆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矩阵和全区5924个镇村广播喇叭等媒介全面刊播,放大宣传效应,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做亮乡村振兴的西棘荡样板》等3个视频获评连云港市“我是冬训主讲人”优秀视频。
“贴近基层需求,讲到群众心坎,让党的好声音、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擦亮‘理’花树理论宣讲品牌,打通理论到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赣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秀云说。
现代快报+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 王国强 王祥甫 司伟 朱代桂
- 即时新闻
- 2022-07-07 07:38:15
- 即时新闻
- 2022-07-06 17:42:04
- 即时新闻
- 2022-07-06 17:29:44
- 即时新闻
- 2022-07-06 17: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