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这19个村庄为何能成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近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会上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江苏省东罗村、浙江省荻港村、四川省基卡依村、贵州省黄岗村等4个乡村成功入选。至此,我国“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19个,位居全球首位。



不管是安徽小岗村还是浙江余村,不管是江西篁岭村还是江苏东罗村,这些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生态好、景观好、文化多样,在网友心目中的知名度高,是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碧水东罗

梦里水乡成“最佳旅游乡村”

这次刚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东罗村地理位置绝佳,它坐落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垛田的核心区域,东邻享誉全球的“垛田花海”,西接如梦似幻的李中水上森林。



“千亩蟹塘连垛翠,一川菜花绕水柔”。东罗村傍湖而建,依垛而居,两河两湖环抱,垛格与沟河交错纵横,尽显里下河水乡村落的生态风韵。

东罗村文脉悠长,兴化独特的农耕文明在此留下不少印记,这些丰厚的本土文化元素眼下正被精心挖掘。老照片、农耕工具、生活工具……为了留住乡愁记忆,东罗村建起“东罗秋实”乡村发展展览馆,陈列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化乡村建设的相关实物、文字记载,深刻阐述了一些重要时段的变迁脉络,生动描摹了村民生产、生活状况及未来发展愿景。



村里拥有大米、龙香芋、大青虾等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是典型的“鱼米之乡”。“耘朵”民宿、“几木”咖啡、“八十八仓”、“壹禾壹斗”……美景美食,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悠闲的氛围和乡村野趣,吸引着外地游客纷纷赶来。2024年,东罗村全年实现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85万元,增长5%;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66元,增长8.1%。

 江苏东罗村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19个

2021年起,联合国旅游组织发起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评选,以促进旅游业在保护乡村自然资源、景观、生态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重庆荆竹村、广西大寨村、安徽西递村、浙江余村、陕西朱家湾村、甘肃扎尕那村、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山东烟墩角村、浙江溪头村、安徽小岗村、四川桃坪村、湖南十八洞村、福建官洋村、云南阿者科村、江苏省东罗村、浙江省荻港村、四川省基卡依村、贵州省黄岗村……中国一共有19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江苏东罗村


这19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每一个都赫赫有名。云南阿者科村,坐落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域,展现着中国农耕文明的奇观。阿者科村完整保留了由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环境。村内房屋高低错落,海拔18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村子下面是依山而下的梯田,被誉为“云上梯田人家”。

四川桃坪村位于四川阿坝州理县以独特的碉楼和传统民居建筑闻名遐迩。这里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群,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性的东方古堡”。

 安徽小岗村


安徽小岗村,位于滁州市凤阳县东部约28公里处,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行“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村落保留着历史遗址,展现着改革创新的动人故事。

江西篁岭村,位于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村落依山势而建,粉墙黛瓦的古民居沿山坡错落有致,形成独特的阶梯状村落格局,被誉为“挂在山崖上的古村”。

遍地开花

以点带面绘乡村振兴全景图

兴化东罗村成功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正是江苏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共同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江苏拥有60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越来越多的“水韵江苏”美丽乡村也走进了国际视野,南京江宁黄龙岘茶文化村、南通海门颐生村等5个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成为全球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样本。今年国庆假期,江苏全省365个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933.8万人次、游客花费31.3亿元,较去年分别增加143万人次和5.1亿元。

在“最佳旅游乡村”颁奖现场,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波洛利卡什维利道出该项活动第一次在中国举办选择湖州的原因。他说,湖州这些年坚持全域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更美、产业更兴、百姓更富的创新之路,为促进全球旅游业在保护乡村自然资源、景观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提供了中国方案。

 浙江荻港村


波洛利卡什维利还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成就给与了高度评价,他说:“我要祝贺中国成为将旅游业转变为农村发展驱动力的典范。中国已拥有19个‘最佳旅游乡村’,并推出多项重要举措,将旅游业真正置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核心。”

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的评价,不仅是对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肯定,更折射出中国乡村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持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越来越多的中国乡村因旅游而焕发活力,越来越多的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胡玉梅

(图片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州文旅)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