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环球科考三十载,古生物学家邓涛新书《化石环游记》发布

近日,在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期间,由凤凰·古脊椎所联合科学传播中心策划、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化石环游记》新书发布会在合肥市科技馆(蜀西湖馆区)举行,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的部分代表出席了本次新书发布会。

嘉宾们为新书揭幕

《化石环游记》是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三十载环球科考的珍贵笔记。书中,他为追寻生命演化的奥秘,足迹遍及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百年珍藏,更亲历广袤的野外地质考察与精密的生物地层对比。

《化石环游记》(邓涛 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除科考之外,邓涛亦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各国人文风貌与历史遗韵,对壮丽山川、奔腾江河、草木生灵,无不倾注深情细致的观察。在他细腻而富有穿透力的笔触引领下,读者得以亲历斯堪的纳维亚的凛冽严寒,体味伊比利亚的灼人酷暑,洞穿远古生命遗留的密码,触摸地球沧海桑田的磅礴脉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

在分享创作心路历程时,邓涛说古生物学是一门探索生命演化的学科,其专业性和一定的门槛常使公众感到隔阂。《化石环游记》是他多年以来的科研经历、博物馆考察和人文思考熔于一炉的尝试,这些文字里有野外考察的烈日寒风、实验室里的冥思苦想和发现化石时的激动心跳,希望这些通俗易懂的文字能让公众真正地了解古生物学,期待这本书能成为一扇窗,让更多人窥见古生物学的壮美。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陈卫春

“《化石环游记》这本书是一部充满人文与科学深度的图书佳作,它超越了单纯的知识性科普,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完美融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陈卫春认为,邓涛作为我国古哺乳动物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不仅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还积极投身科学传播事业,荣获“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称号。这种既做科研尖兵,又当科普先锋的双重实践,正是国家所倡导的科技工作者主动担当科普使命的生动体现。

中国古生物化石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丽霞

中国古生物化石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丽霞在交流发言时指出,化石保护绝非简单的挖掘与保存,其根本价值在于对化石科学内涵的深度解读。邓涛等一线科学家的研究,确立了关键化石的科学价值,使得对化石的针对性分级保护成为可能。他们的工作让社会深刻理解“为何而保护”,从而为化石保护事业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内在驱动力。《化石环游记》像一座“纸上博物馆”,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播种下保护珍贵化石资源、传承人文历史的文明种子。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王挺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王挺认为,《化石环游记》在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上的发布,恰是“科学与热爱”的同频共振。它打破了传统科普“知识灌输”的局限,以“科考+旅行”的鲜活叙事,让“高冷”的古生物学有了烟火气,消解了科学的神秘感,让科学家的“真”与“暖”、“专”与“博”直抵人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俊指出,邓涛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地记录着科研工作中的点滴细节,他将古生物学艰涩的论文和冰冷的数据化为一场充满惊奇发现、理性思考和人文温度的探险。《化石环游记》这本书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本色——不仅是严谨、执着、无私奉献的研究者,也是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普通人,期待这本书能够影响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古生物学事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军表示,《化石环游记》是邓涛在世界各国顶级自然博物馆的所见、所学、所思,将专业的科学考察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且喜闻乐见的精彩故事。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更像是一封古生物学家写给地球生命与人类文明的“情书”。在书中,邓涛先生还对自然博物馆的功能与价值进行了深刻思考,这对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建设具有实践指导和理念引领的重要价值。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曹长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曹长群主持此次新书发布会。他感慨道:“我们需要更多像邓涛先生这样的科学家主动参与科学文化建设,《化石环游记》用事实证明,一流的科研完全能够孕育出一流的科普,而科普创作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又能反过来滋养科研事业。”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

图片来源: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