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高霞
- 时间:2025-04-21 21:05:18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全国网络影视平台“盗链第一大案”、全国首例局部外观设计行政保护案、全国首例侵犯美术作品著作权犯罪案……4月21日,2025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江苏·南京分会场正式启动。江苏省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件”,涉及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领域,其中部分案件为新领域新业态下出现的新型侵权案件。
活动现场
打击新型侵权,十大典型案件公布
人工智能目前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江苏奋力解码“人工智能+”,“以智为用”已成为鲜明的政策导向。活动现场发布了江苏人工智能产业专利白皮书、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件和2025年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方案。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行政执法方面,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041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722件;市场监管系统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3562件,罚没款6745.69万元。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件中包括张某、孙某等人侵犯视听作品著作权案。2017年底至2023年1月,张某和孙某等组织人员,先后开发运营“影视大全纯净版”“今日影视”等多款视听作品APP,张某和孙某等人通过上述APP收取广告费人民币3.92亿余元。2023年7月12日,无锡市公安局直属分局以张某、孙某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向新吴区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2024年6月14日,新吴区人民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万元;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万元。各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
此案系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五部委联合挂牌督办案件。该案认定被侵权视听作品部数达83000余部、视频点击量达4050亿余次、犯罪金额3.92亿余元,目前为该类案件国内之最,系全国网络影视平台“盗链第一大案”。
通过独立创作设计美术作品、取得其他公司有关美术作品使用许可的方式,南京行某某公司在生产制作的服装上印制具有著作权的美术作品,并对外销售。因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引起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侵权产品。
活动现场
2023年5月10日,在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站举办的2023中国品牌日“品牌发展与保护 共赢未来”沙龙上,南京行某某公司提出,旗下知名服装品牌遭遇大量电商知识产权侵权。南京市知识产权局随即启动“行刑衔接”预案,协同公检法等多部门多轮会商。
经查明,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被告人庞某、郭某等6人为牟取利益,未经美术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共同出资仿制南京行某某公司服装,通过购买正品、下载官方宣传图片的方式,委托布料厂、加工厂定制侵权服装,利用拼多多网店、淘宝网店对外销售,复制发行美术作品3.1万余件,非法经营数额达189万余元。
最终,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判决,庞某、冯某等6人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至3年不等,并处罚金2万元至22万元不等。
该案审理过程中,行政与司法机关首先判断确定了案涉美术作品具有独创性,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美术作品构成要件;其次确认庞某、冯某等被告人擅自使用南京行某某公司享有著作权以及被授权使用的美术作品,侵犯了复制权、发行权,且涉案金额达上百万元,情节严重,符合侵犯著作权罪的构成要件。
该案是一起典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侵犯美术作品著作权的犯罪案件,也是江苏省首例以侵犯著作权犯罪对盗版服饰开展打击的刑事案件,为今后相关类型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数字人“宁小知”
南京市知识产权数字发言人首次亮相
“大家好,我是‘宁小知’!”现场,南京市知识产权数字发言人首次亮相,这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生动注脚。人工智能作为新兴领域,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南京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为江苏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启动仪式上,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创新共同体签约仪式举行,将深度融合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三方资源,构建“研发-保护-转化-应用”全链条体系,有效破解高校院所专利转化难、企业技术获取难等卡点堵点问题。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入选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雨花台区则拥有4400多家涉软企业,是南京软件业的重要拼图。活动中,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知识产权局、雨花台区政府共同签署软件产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软件产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此外,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签署联合培养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当天活动现场正式启动了“知新赋能·知识产权惠企行”活动,并发布“知识产权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包”,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供给,为企业插上知识产权的双翼。南京都市圈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开展“宁聚知产•赋能2025”行动计划,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增强区域保护合力,以知识产权为创新驱动力,着力提升南京都市圈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的保护离不开司法和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签署《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合作备忘录》,构建知识产权案件工作协调、信息共享、执法互助等机制,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快速、协同、全方位保护体系。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宁知驿”杯南京商标设计大赛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