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疾病在县区解决、大病不出市,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区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一直以来,扬州稳扎稳打改革创新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推进深化医改,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近日,扬州开展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融媒体采访活动,从提升服务、加强人才引进、医防融合等多方面剖析调研了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工作特色。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4月份,扬州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在2023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15个示范城市综合评价中,位列第2。
在提升诊疗服务能力方面,扬州围绕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水平和外转就医较多的重大疾病,加快提升市域公立医院诊疗能力,做到一般疾病在县区解决,大病不出市。其中,苏北人民医院骨科、呼吸科创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打造苏中苏北地区重症心衰救治中心,建立多学科研究团队,积极推动肝移植等技术孵化基地建设,备案开展国家级和省级限制类技术18项,处于省内第一方阵;苏北人民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国考连续5年保持A+等次,最新排名全国48、全省第3,达到历史最佳水平。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成功申报13项国自然基金项目,获得2项省杰青项目资助,创历史新高;中医院肿瘤科创成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市妇保院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全面合作共建,建立“双聘用”工作机制,合作以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8项,鼻孔闭锁成形术和新生儿气管切开术等均为首次在扬开展。
同时,扬州重点加强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等临床专科发展,滚动培育国家、省、市三级临床重点专科。全市已经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2个,苏北人民医院介入科等6个专科被推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联合市科技局,创新设立扬州市基础研究计划卫生健康类项目,全年计划立项133项。
引进卫生专业人才方面,2023年以来,全市共招引卫生人才2038人,其中C类人才1人、D类3人,博士55人、硕士475人。
推动人员、技术、管理、服务四个下沉,是扬州促进资源共享的措施之一。高邮市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智慧药房”、县域“心电一张网”“第一书记”派驻等创新工作,三垛镇区域医共体在医保基金总额打包的基础上,居民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新增350万元,职工医保基金新增642万元;江都区被省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地区,计划在医共体管委会办公室实质性运转,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结余留用,编制统筹使用等方面创新突破。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医防融合是有效防控重大慢性病、传染病的关键手段,是满足群众全周期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环节。
为此,扬州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立公共卫生科,选派疾控中心骨干到公立医院驻点挂职,精准制定“一院一策一清单”,助推公立医院进一步履行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人员通、管理融,信息通、网络融,资源通、机制融“三通三融”医防融合新机制;创新开展医防融合复合型临床/公卫医师培训,培养一支“能防善治会应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首批200人已经完成培训。
扬州市疾控中心分别与苏北人民医院、扬大附院和市妇女儿童医院合作,成立癌症防治、血管病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制定优化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近视等重大慢病健康管理路径。开设近视防控、结核病防控、儿童预防接种、慢阻肺四类疾病等MDT门诊,同时开具疾病治疗临床处方和疾病预防公卫处方,推动慢性病、传染病等防控关口前移。
扬州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建成25家互联网医院,通过“健康扬州APP”一键进入,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注册人次突破130万人,2023年诊疗人次突破15万。创新推广“居民健康档案随身带”,将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体检报告等电子档案向居民开放,实现跨区域、跨时间、跨机构的健康档案查询。目前已建立健康档案408.3万份,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8.6%,实现患者自己“管档案”“找医生”,医生一键调阅患者诊疗记录。打造智慧医院服务高地,在预约诊疗方面,完善预约规则库,帮助患者规避医疗风险。在支付结算方面,实现诊察费、处方费用线上医保结算,紧密型医联体转诊服务,医保起付线可连续计算等。苏北人民医院智慧服务达四级水平,是江苏省首家、全国三家之一。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庄剑翔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