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扬州市市长潘国强:实干争先,在建设“三个名城”上争创新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先后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世界级城市名片……江河交汇的扬州,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活力,近年来的发展成就鼓舞人心。7月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七场。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围绕“实干争先,以‘三个名城’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作主发布。



牢记嘱托,全力打造“六个好地方”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潘国强介绍,三年多来,扬州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三个名城”建设,全力打造“六个好地方”,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达742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跻身全国城市前20。



扬州全力打造创新引领、产业兴旺的“好地方”,优化布局“6群13链”产业体系,高端装备产业入围全国百强产业集群,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启动建设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布局域外创新中心11个,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江苏省航空航天产业(扬州)专项母基金在全省率先完成注册设立。

 △ 信息产业基地

全力打造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的“好地方”,主动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等国省重大战略,加快实施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和水利工程,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73%。

 △ 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

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美丽宜居的“好地方”,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国家二级标准,长江扬州段水质达Ⅱ类,2023年扬州获得“净塑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

 △ 古运河扬州市区段夜景

全力打造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好地方”,连续23年制定实施民生“1号文件”,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以上,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1,连续10年缩小。

全力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先后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世界级城市名片,“听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让扬州成为文化旅游城市“顶流”,2023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首次突破1亿,创历史新高。

全力打造治理高效、活力彰显的“好地方”,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荣获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9%以上。

聚焦“三个名城”建设,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下一步,扬州将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名城”建设,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 新大洋船厂一角

一是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着眼服务支撑全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强市建设,致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打造“策源地”,建强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国汽轻量化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围绕打造“新高地”,系统推动“613”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数控成形机床、船舶海工、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跻身全国领先行列,加快推动低空经济、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地方特色。围绕打造“先行地”,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协同抓好经济、科技、教育、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在扬州集聚、配置、增值。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二是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共兴新样板。依托扬州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旅产业补链强链、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资源串珠成链,积极探索人文经济学的扬州实践。立足“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全力打响“来扬州,行大运”和“扬州最中国”旅游品牌,打造特色鲜明、四季旺游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立足“文化繁荣、文旅共兴”,全力推动城市旅游向城市度假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加快创成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立足“业态融合、充满活力”,放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效应,丰富研学游、美食游、体育游、康养游等旅游新模式,更好满足游客多元化、多样化旅游需求。立足“宜居宜游、体验温馨”,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积极开展旅游公共服务提质工程,持续优化交通引导、停车管理、物价监管等全流程服务,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三是聚焦生态宜居名城建设,形成美丽扬州建设新风貌。全面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美丽环境、创造美好生活”,全力建设城乡协调、风景秀丽、人民幸福、充满活力的生态宜居名城。着力展现城乡协调之美,大力推动沿江沿河联动发展、城市乡村协调并进,优化市域综合交通布局,使生态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相得益彰。着力展现自然生态之美,更大力度推进“蔚蓝扬州”“水美扬州”“净土扬州”建设,系统推进“一山一策”“一湖一策”,全面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着力展现幸福生活之美,每年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方面的标杆样板,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 韩秋/文 牛华新/摄

(文中部分图片由扬宣提供)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