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金钢桥上,是观看天津新地标摩天轮的最佳角度,缓缓转动的城市之眼,坐落在永乐桥的中央,金钢桥下,便是南北运河汇入海河的三岔河口。
△三岔河口
天津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95公里,其中南运河约99公里,起点为九宣闸以南的静海区梁官屯村,北运河约96公里,起点为武清区河西务镇的木厂闸,南北运河相向而流,分别流经静海、西青、南开、北辰、武清等区,最终在三岔河口与海河汇聚,共同入海。
三岔河口为子牙河、南运河(卫)、北运河(潞)的三河交汇处,被称作天津的发祥地。这里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故有“天津摇篮”的美称。
△金钢桥 三岔河口运河遗产界桩
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天津列入申遗河段的运河长度为71千米,遗产区面积975公顷,这也是继长城之后,天津的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为充分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天津紧跟步伐印发专项规划,启动了大运河天津段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着力营造文化遗产活力焕发的大运河示范带,提出了分时、分段、分区域旅游通航的计划。2022年4月,水利部还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启动了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百年来,大运河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近两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天津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再制定出台一部关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地方性法规意义重大。
△每日新报记者(左)
天津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唐海波介绍:“从2023年开始启动《天津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起草工作以来,已组织起草团队深入天津大运河流经的全部7个区开展调研,并到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考察,学习借鉴经验。”
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建立了京津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大运河的整体保护。包括对运河沿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强调对具有历史、艺术、科技和文化价值的工业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工业遗产成为大运河文化与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新地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利用,着重加强对沿线中华老字号的传承和创新,展现大运河文化的时代活力等等。
“国宝里的大运河”全媒体报道由现代快报发起,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每日新报、河北日报、齐鲁晚报、大河网、大皖新闻、都市快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流媒体共同推出。
每日新报记者 王轶斐 单炜炜/文 赵睿/摄 赵睿/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