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科技和产业创新如何跨区域协同?南京市长陈之常讲述三张“缩影”背后的故事


5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一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作介绍,并回答记者问。谈到科技和产业创新如何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时,陈之常引用三张“缩影”给记者们分享了区域协同背景下的三张“缩影”:第一张是一个跨区域创业的故事,第二张是一幅创新生态的图谱,第三张是一处产业集聚的载体。他表示,这三张“小缩影”也是南京正在奋力谱写的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的一个写照。

陈之常说,南京是长三角特大城市,近年来主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特别是放大南京都市圈作为国家首个获批的跨省都市圈示范效应,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2023年,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常住人口超3500万,在产业、创新、人才和公共服务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随后,他分享了三张“缩影”,举例子、亮数据,讲述南京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背后的故事。

 △陈之常

第一张“缩影”是一个跨区域创业的故事。“有一个甘肃小伙子,毕业于南京的高校,创立了‘苏青合伙人’青创服务生态链品牌,他把南京的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与长三角、都市圈城市深度对接合作。”陈之常介绍,目前“苏青合伙人”发展得不错,它的总部基地就在南京,同时在上海、淮安、滁州等地都搭建了平台。累计服务培育各类企业1500余家,同时联动长三角50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推动形成“研发在南京,制造在周边”的模式。

第二张“缩影”是一幅创新生态的图谱。陈之常说,将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资源,集成到一张可视化的生态图谱上,目的就是促进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精准对接。“我们组织推动长三角(都市圈)科技合作,目前已累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近3500项,服务企业超过4000家,促成技术合作成果近400项。”

第三张“缩影”是一处产业集聚的载体。在南京和滁州交界处,有一个顶山—汊河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聚区,以江北新区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包含138家企业的配套完整、高效稳定的轨道交通产业供应链,已经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

陈之常表示,下一步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立足南京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如何干?主要有三方面,包括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实施区域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建设高效联动的要素市场。

“我们相信,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也必将迎来更多的合作机遇。”最后,陈之常向大家发出邀请,“我们将张开怀抱、热忱欢迎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到南京来创业创新、实现梦想。”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 史童歌 徐红艳 /文 顾炜 /摄

(校对 季林巧)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