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芦荡火种生生不息,现代快报记者担任红色文化志愿者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 文/摄)今年5月以来,现代快报策划启动“我是红色文化志愿者”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30名青年记者担任“红色文化志愿者”,走进江苏30个红色场馆,学习党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并担任讲解员、传播者。7月12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一名红色文化志愿者,向参观者讲述芦荡火种的故事。

△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抗日壮歌

  700余件珍贵展品承载着无数红色记忆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在风景如画的阳澄湖畔,有这么一个地方,深藏着一段段红色的记忆,谱写了一曲曲不屈不挠的抗日壮歌,描绘了一幅幅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这里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沙家浜。

△ 现代快报记者高达(左一)正在进行志愿讲解

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阳澄湖畔的沙家浜成为苏常太(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依靠当地父老乡亲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的地理条件,抗日武装的战士们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血战沙家浜、激战阳沟娄、伏击八字桥、夜袭浒墅关、奇袭虹桥飞机场等历史事件至今仍广为传颂。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再现了当年沙家浜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2019年2月,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闭馆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启动改陈布展工作。今年6月24日,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重新对公众开放,新的展馆布展面积扩大到3500平方米,展陈内容范围也从常熟扩大到苏南东路地区。

△ 部分馆内展陈

进入纪念馆序厅,入眼便是一幅巨大的玻璃画,画作真实再现了抗战时期苏南东路地区的水乡地貌,河湖相连,港汊交错。

整个展馆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潮起东路、抗日救亡”“江抗(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英勇杀敌”“军民团结、坚持斗争”“亮明旗帜、开创新局”,以及“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馆内展出的700余件珍贵展品,都在一一记录和讲述着苏常太(苏州常熟太仓)人民斗争的往昔。

代代传承

“沙家浜连”军民鱼水情深

 1926年,中共常熟特别支部成立,这是常熟地区的第一个党组织。抗战爆发后,苏南抗日根据地创建。1939年,陈毅指派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东进,队伍一路来到阳澄湖畔,并在此后开展了19次武装斗争,其中夜袭虹桥机场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次战斗,此战共炸毁日军飞机四架。

△ 沙家浜风景区瞻仰广场上的主体雕塑,正前方两人为京剧《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和阿庆嫂。

  后因国民党第三战区不断向新四军军部施压,“江抗”于1939年10月奉命西撤,在苏南东路留下了一批重伤员和部分医护工作者。留下的人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保护帮助下,利用芦苇纵横的地形,共克时艰重建武装,成为革命的宝贵火种。由于当地老百姓十分信任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他们纷纷冒着生命危险给予队伍支持,掩护、送衣送药、传递情报……而活跃在苏南东路的妇女们,也成了日后《沙家浜》中阿庆嫂这个人物形象的创作原型。

△ 军民鱼水情

从芦苇荡中走出来的“江抗”,后来成了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转战南北,屡建战功。这支“江抗”部队中的东路指挥部特务连,于1939年11月组建而成,该连后被称为“沙家浜连”,现为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1营2连。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心向党、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热爱人民”的“沙家浜精神”。“沙家浜连”牢记传统传承血脉,始终与人民群众唇齿相依,鱼水情深。

1998年8月,“沙家浜连”奉命在湖北石首参加抗洪,连队战士们用身体筑起人墙,因表现突出,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连”荣誉称号。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沙家浜连”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任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精神洗礼

参观者立志继承

革命先烈光荣传统

讲解现场,一群苏州大学的学生正在参观学习。刘博翱是苏大轨交学院的大一学生,来苏州求学后,热爱红色文化的他曾先后参观过苏州革命博物馆和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此次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让他对苏常太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京剧《沙家浜》,但以前不了解这部剧的历史时代背景,这次参观可以说有了新的心得和感悟。”刘博翱告诉记者,看到当年苏常太人民艰苦的战斗条件,深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今后要更加刻苦学习,工作后多为社会做贡献。

△ 苏州大学的学生正在参观

苏州横泾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秦烜也利用暑假专程从吴中区来到常熟参观纪念馆。“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和共产党员,开学后,我一定在班会上和孩子们讲讲这段历史。”

苏州科技大学财务处教师刘秀玲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瞻仰广场的大型雕塑和锻铜浮雕前,她思绪万千。她表示,通过回顾红色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实地感受沙家浜“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的深刻含义。“接下来我会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记者手记

红色历史里藏着一位

践行“四力”的好榜样

7月12日,苏州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年第一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当天最高气温超过37℃。虽然部分讲解地点位于炙热的室外,但让人感动的是,每一位参观者都认真地听完了我的讲解,其中一位机关的带队领导还频频给予我鼓励。

在接受讲解培训时,我还了解到这样一段历史: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和我们新闻工作者也颇有渊源,第一个发掘到“沙家浜”这座革命精神富矿的,正是曾担任过新华社华东一支社随军记者的崔左夫。淮海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副司令刘飞在接受崔左夫采访时,偶然提及“江抗”在阳澄湖畔的战斗岁月,因为他也是36名伤病员中的一员。刘飞请崔左夫将来能写一写这个故事。1957年,崔左夫深入当地走访挖掘,历时数月,最终完成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

上海沪剧团对这篇通讯加以艺术创作,改名《芦荡火种》在上海公演,成为家喻户晓的好戏。在毛泽东的提议下,《芦荡火种》改名《沙家浜》,从此走向全国城乡,千家万户都知道了郭建光、阿庆嫂的名字。

这段红色历史得以生动再现,跟崔左夫深入常熟、太仓、无锡等地长达数月的扎实工作是分不开的。而这不正是新闻工作者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最好榜样吗?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