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常州金坛发现极危物种黄胸鹀,这种鸟为何频现江苏?


近日,江苏一观鸟爱好者在位于常州金坛区的长荡湖畔发现数群黄胸鹀,并拍下珍贵画面。据了解,黄胸鹀别名禾花雀,2017年被IUCN(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爱鸟人士视为珍宝。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进入5月以来,黄胸鹀在江苏多地频繁现身,扬州、泰州等地都有人拍到。珍贵稀有鸟类为何频现江苏人的“朋友圈”?专家称,黄胸鹀需要穿越江苏到北方去繁殖后代,也正因此才会在5月频繁现身江苏。此外,随着生态环境的向好发展,黄胸鹀种群数量也有所提高,这也是频繁被拍到的原因。

△ 活跃在麦田的黄胸鹀 汤晓梅 摄

长荡湖畔发现黄胸鹀

近日,一段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现身麦田的视频以及相关照片刷爆了常州人的朋友圈,很多人感慨,常州的生态环境变好了,野生生物种群也越来越多,像黄胸鹀这样的极危物种都出现了。

据了解,拍摄者汤晓梅是常州金坛区一名教育工作者,平时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带家长和孩子走进大自然,前往长荡湖周边观测鸟类。“我是观鸟爱好者,喜欢看鸟,照片和视频都是观鸟的时候随手拍的。”汤晓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网上流传的那段黄胸鹀的视频拍摄于5月9日和12日,当时她在长荡湖畔一处正处于灌浆期的麦田内偶然发现了黄胸鹀的身影,随即用相机记录下当时的画面。

而据汤晓梅介绍,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黄胸鹀是非常珍惜的鸟类,但她并非首次发现黄胸鹀。进入5月以来,汤晓梅已经连续多次在长荡湖畔发现黄胸鹀的踪迹。“究竟是一群还是很多群我具体也讲不清,但我前前后后看到的至少有二三十只。”汤晓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首次发现黄胸鹀后,她就决定继续观察记录下该鸟在金坛的活动情况。5月16日傍晚下班后,汤晓梅又一次在长荡湖畔发现了黄胸鹀的踪迹。

据了解,近年来,长荡湖旅游度假区通过实施网围整治、湖底清淤、退圩还湖以及水草种植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周围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为各种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 黄胸鹀

黄胸鹀为何频现江苏?

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常州金坛的观鸟爱好者汤晓梅在长荡湖畔观测到黄胸鹀鸟群外,进入5月以来,黄胸鹀在江苏现身的频率很高。

5月5日扬州有人发现黄胸鹀活动踪迹并拍下照片,公开报道显示,当地高邮湖、邵伯湖、城北渔场、长江江岸以及长江夹江江岸等多地都曾有过黄胸鹀活动记录。

5月7日,泰州靖江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人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助理研究员魏慧玉通过视频监控观测发现成群的黄胸鹀在马洲岛嬉戏。公开报道显示,这是靖江第二年观测到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数量也从去年的10只左右增加到今年的30多只。

那么,珍稀鸟类黄胸鹀为何会频繁在江苏现身?江苏观鸟会资深会员顾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黄胸鹀为迁徙过境的旅鸟,秋天,它们从北方的繁殖地南飞越冬;春天,它们从南方飞回北方,其中会有一部分黄胸鹀选择从江苏过境。每年5月左右正是黄胸鹀从南往北迁徙的季节,在此过程中,黄胸鹀会路过江南一带,这也是它的“中转地”,因此最近江苏多地有观鸟爱好者接连拍到黄胸鹀。黄胸鹀过境江苏后会继续北上,直到抵达繁殖地。

此外,据顾磊介绍,在迁徙过程中,黄胸鹀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它喜欢吃田地里的稗草和一些禾本科植物的果实,所以它喜欢停留在田地、湿地等附近植被丰富的地方,一般会停留几天至十几天。也正因此,常州金坛连续半个月观测到黄胸鹀活动踪迹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无危种群被吃成了“极危物种”

据了解,黄胸鹀是一种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别称禾花雀,曾广泛分布于多个世界多个国家。早在上世纪,黄胸鹀在我国的种群数量还极为庞大,由于其喜欢吃禾本科植物的果实,甚至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带来过一定危害。广东民间认为黄胸鹀有补肾壮阳的功能,加之黄胸鹀“肉味鲜美”,黄胸鹀一直是当地餐桌上的“常客”,还研究出多种烹食方法。东莞等地甚至把禾花雀、禾虫和禾花鲤叫作“三禾美食”或“三禾宴”,佛山市也曾专门举办过禾花雀美食节。由于始终未能实现人工繁殖,其所需的个体均系野外捕捉。这一饮食文化给黄胸鹀带来了灭顶之灾,并造成野生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

专家称,由于大量非法捕猎、生存环境缺失等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黄胸鹀数量严重减少。2000年,黄胸鹀仍是数量丰富的无危物种,然而短短十几年间,黄胸鹀的保育等级经历三级跳,于2017年被IUCN(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不过,顾磊欣慰地表示,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加大对非法捕猎黄胸鹀的处罚力度,各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提高,观鸟爱好者越来越多,黄胸鹀经常被观鸟爱好者拍到,加上各方面的宣传,大家对这个极危物种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了,“这几年的保护成果还可以,还需要继续努力。”

生态环境提升,各种珍稀鸟类频现

实际上,除了黄胸鹀,近年来,各种珍贵稀有的鸟类都在江苏境内被观测到,物种的回归和丰富是生态改善的“晴雨表”。近日公布的《2022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江苏全省生态质量达到二类标准,全省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生态结构较完整、生态功能较完善。根据全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记录到物种数690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保护物种94种,同比增加。

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市生态环境局采访获悉,随着常州生态环境的提升,目前已有包括白鹤、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黄胸鹀、青头潜鸭、遗鸥在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极、濒危物种现身长荡湖湿地。2022年常州自然观察团在长荡湖湿地共观测鸟种18目53科222种。

“常州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逐年提高,从2015年竺山湖中消失多年的菹草大面积重现,到今年金坛出现数群‘极危物种’黄胸鹀,这都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很好的证明。”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科副科长沈伟说。

现代快报+记者 宋体佳 张敏 陆文杰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