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巢建英 记者 葛小林)6月27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交通部门获悉,常州市交通产业集团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项目将在7月投入试运营。该项目运营后,将开辟常州至上海港的首条河海集装箱直达航线,并同步启用上海港ICT(内陆集装箱码头)常州分中心,全面助力常州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建设。
据介绍,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项目是常州市“532发展战略”长三角交通中轴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常州市“十四五”期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的8个物流中心之一,还是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首个集装箱物流基地。该项目位于京杭运河常州东港内,周边集聚轨道交通装备、新型纺织机械、数控设备及基础装备、车辆及配件等一批常州市重点企业,物流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
此次建设的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项目岸线长630米,一期项目用地面积102.2亩,规划建设3个多用途泊位,设计集装箱吞吐量10万标箱/年。陆域范围按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由水向陆依次布置码头作业带(前沿集装箱重箱堆场)和后方集装箱重箱堆场,可提供660个重箱箱位,140个空箱箱位。
为满足常州现代物流业发展需求,该项目从规划建设之初就积极对接“长江战略”,与上海上港集团深入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常州东港港口集疏运和上港集团港航物流资源的集聚优势,共同建设上海港ICT(内陆集装箱码头)常州分中心,推动上海、常州两地在现代物流领域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上海港ICT常州分中心将随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项目同步投入营运。该中心启动后,集装箱进入常州东港ICT场站即就视同进入上海港,全面融入上海港管理范畴,货主不需要再考虑中间所有的转运环节,实现“一站式”服务、“无缝化”对接,打通常州海港运输通道“最后一公里”,可实现上海与常州两地在现代物流领域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据交通部门介绍,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项目建成投运后,可帮助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20%—30%,实现降本增效和节能环保的双重效益。“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结合集装箱‘陆转水’的成本优势,为常州企业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手续更简的综合运输服务。” 常州市东港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常州东港还将围绕“港口+集疏运+临港产业区”的全新业态,积极打造以“陆运+水运”“装卸+仓储”“物流+金融”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中心,努力构建常州国际物流通道新支点,助力常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物流业转型升级。
目前,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项目第一台行车已完成验收并进入试车阶段。据悉,该项目由常州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常州市东港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
(通讯员供图 编辑 王娟)
- 江苏
- 2022-06-27 13:36:05
- 江苏
- 2022-06-27 11:06:15
- 江苏
- 2022-06-27 11:03:44
- 江苏
- 2022-06-27 11: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