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他的歌跨越时间,影响了几代人,男女老幼无人不晓,至今不衰。
他的歌无论地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听众,耳熟能详,随意哼唱。
他就是著名词作家乔羽。6月20日凌晨,乔羽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年95岁。
△ 微博截图
亲切,是他歌曲的特点
乔羽,祖籍山东济宁。幼时受其父文学熏陶,4岁时已能识字三千,《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读来不觉费劲。小时苦读,乔羽很早便懂得了格律诗、乐府和古今民歌,这些都为他的歌词写作夯实了基础。
乔羽常说,写作时的许多感受都来自于生活。因此,他的歌词都是非常平实的语言,不用俏丽的辞藻,也不用难懂的长句,这使得他的歌词里有种亲切的“土气”。生前,他常以此为荣,他说过:“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事,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
所以,他写得出“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的清新,也写得出“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决绝,写得出“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的深情,也写得出“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的童趣。
“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在他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歌词,才是最好的作品。
敏捷,是他创作的风格
音乐界一直流传着乔羽写词的佳话。在不同的故事中,乔羽都以才思敏捷著称。恋爱期间与女友游湖,他在公园写下《让我们荡起双桨》,而创作著名的《难忘今宵》,他只用了两小时。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排练现场,当时总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晚会相映衬的歌曲,于是匆匆地来到乔羽这里求歌词。乔羽眼见总导演急得不行,只能先答应一早交稿。
但是一切来得太急,怎么写,没思路,要写什么内容,导演也没交代。送走导演,此时已是凌晨3点。乔羽来不及询问,他急中生智,万家灯火的画面涌上心头,文字在笔尖流淌,于是他挥毫立就,“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大地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早晨5点,这首词准时交到导演手中。这首两个小时写就的歌曲,在春晚持续演出超过30年,成为了“保留曲目”,也成了无数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旋律。
家国,是他不变的情怀
乔羽是一位至情至性的人,他与妻子佟琦二人白头偕老,相互搀扶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令人艳羡。在他的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他对家国炽热的情感。
上世纪五十年代,乔羽第一次看到《上甘岭》的剧本,把自己关在长影小白楼里,翻来覆去看了整整一天的样片。他在苦苦寻找一种角度,战争之后的和平、硝烟弥漫后的“江山如画”。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影片是描写战争的,我用很抒情的调子写这首歌曲,是为了表现在面对强敌、很严酷的战争面前,我们战士的镇定、乐观、从容,有广阔的胸襟。我想告诉人们:他们是在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战斗的,他们能赢得这场战争不是仅凭血气之勇。”
乔羽说,他回忆起自己乘轮渡经过长江的情景,看着水流汤汤,山河壮美,他有种走出书本和梦想的惊讶!于是,满腔的情感浓缩进歌词中,这首《我的祖国》诞生了。“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
以不老之笔,写赤子之歌,乔羽先生,一路走好。
现代快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高霞)
- 江苏
- 2022-06-20 14:22:00
- 江苏
- 2022-06-20 14:20:31
- 江苏
- 2022-06-20 14:19:55
- 江苏
- 2022-06-20 14: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