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常州出台15条举措进一步助企纾困解难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常人社 记者 刘国庆)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常州市人社局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共推出15条政策措施,努力为广大企业纾困解难。

聚焦五个方面精准发力

常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中旬以来,该市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疫情,对广大企业特别是餐饮、零售、运输等行业带来较大冲击,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本着对全市经济社会、行业企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初心,人社部门提高站位、精准研判,迅速推出15条政策措施,努力为广大企业纾困解难。

《若干措施》聚焦五个方面精准发力。

释放资金红利,让企业得实惠。资金支持是受益面最广的纾困手段,15条措施中有8条是关于补贴补助的。重点从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企业社保补贴,发放卫生防疫公益性岗位补贴,兑付就业见习补贴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生产复工。

深化用工服务,为企业增动能。聚焦企业招工难题,通过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精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深化劳务协作机制、指导人力资源服务和劳务派遣机构运转、新媒体直播带岗、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等手段,全力优化企业人才招引,深化企业用工服务,为企业添后劲、增动能。

加快人才引育,促企业快发展。紧扣企业紧缺急缺人才需求,积极落实助企引才政策,对企业新引进人才给予生活、租房和购房资助。在企业享受缓缴社保费用政策期间,对正常缴纳个人缴费部分的人才,相关资助政策不变。支持企业申报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对引进的博士后给予补贴和奖励。支持企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向符合条件的企业与职工发放培训补助补贴。

优化政务服务,让企业享便利。畅通“龙城英才计划”项目落户通道,允许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注册的创业类项目先注册、后落户。深化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一件事”办理。依托社银合作新模式和基层平台力量推进人社服务“就近办”,避免企业来回奔波。

保障重点群体,与企业共难关。一方面保障好人才权益,延长企业人才购房补贴政策期限,明确购房期限到期日在2022年3月至6月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长至2022年6月30日。另一方面保障好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向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进一步提高

哪些企业可以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根据《若干措施》,一是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以申请缓缴,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二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企业,也可以申请阶段性缓缴。以上缓缴包括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且不影响职工社保权益记录。 

2022年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与去年相比有何变化?常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有两个变化。

一是返还比例进一步提高。2021年度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的裁员率在5.5%(含)以内,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裁员率在20%(含)以内,无不良信用记录,可以享受稳岗返还。除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仍按上年度企业及其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之外,常州市按上限政策执行,将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的返还比例由去年的60%提高至90%,让中小微企业得到更多的实惠。二是政策落地进一步提速。市人社部门将采取“政策找企业”“免申即享”的方式,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筛查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通过并联会审等简易程序加快落实稳岗返还政策,确保5月底前有实际发放,上半年发放金额达到全年预计目标的50%以上。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