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武茜
江苏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是我的新身份,这是我在临港方舱医院的第2次值班。当天早上6点半,我在组长吴昊主任的带领下进入B1-1F的1区交接班。上一班的医生告诉我,我负责的区域内有一位年轻母亲带着两个孩子,需要多加关注。
随后,我和姜婷医生来到患者床边开始早查房。床边,母亲正抱着2岁的小女孩,被窝里还躺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的母亲焦急地告诉我,小男孩今天不愿意起床,早饭也不想吃。
我喊了他一下,小男孩疲惫地睁开了眼睛,没有开口说话。我和姜医生看着小男孩比较萎靡,于是立即向吴昊主任进行了汇报。不一会儿,一个雪白的身影朝我们走来。小女孩看着穿着防护服的吴主任,一边兴奋地用手指着,一边说:“妈妈,看……”。
△ 吴昊在给小男孩做检查
只见吴昊主任拿着脉氧夹来到了小男孩的床边,轻声说:“小朋友,大白叔叔来看你啦。”小男孩扑闪着大眼睛,好奇地问:“你叫大白?”“是啊,我是大白,是你的好朋友呀。”吴主任轻松地说着。小男孩有了精神,坐了起来。
吴昊主任说:“我们一起来玩玩具好吗?”应该是太久没有玩玩具了,小男孩急切地回答:“好呀。”于是,吴主任拿着脉氧夹示范着夹在自己的食指上,并和小男孩说:“你要不要也试试?”小男孩有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伸出了自己的小手指。脉氧夹夹在小男孩的手指上,出现了规律的心跳搏动,最后显示指脉氧饱和度100%。吴昊主任舒了一口气,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说:“嗯,很棒!”
小男孩听到了“大白”叔叔的夸奖乐开了花,一口气从床上站了起来,兴奋地蹦了几下。看着小男孩的精神好了许多,我和姜医生朝吴昊主任投去了佩服的眼神。接着,吴主任来到年轻母亲的身边,耐心安慰道:“孩子目前情况还好,估计是对陌生的环境不适应。下一班,我们会有儿科医生进舱,他会再来看看孩子们。记得有任何困难和我们说。”年轻母亲感激地点点头。临走前,小女孩不舍得,拉了拉“大白”叔叔的裤腿,小男孩对着“大白”叔叔挥了挥小手。
在这所方舱医院里,“大白”们和孩子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着。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大白”成了医护人员、警察、保安、保洁人员的统称。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之下,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每一位方舱医院内的患者送去温暖和康复的希望。
- 江苏
- 2022-04-11 18:46:33
- 江苏
- 2022-04-11 18:46:01
- 江苏
- 2022-04-11 18:32:40
- 江苏
- 2022-04-11 18: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