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瓶中琢链,链中套环”,扬州大师刷新玉雕界“天花板”


现代快报讯(记者 韩秋 顾潇 文/摄)“瓶中琢链,链中套环。”4月2日,扬州非遗传承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金高用三年心血精心制作的新作品《活环·内链瓶》正式对外展示。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这一作品刷新了扬州玉雕“链子活”的难度“天花板”,展示了“扬州工”的精妙。

△《活环·内链瓶》

瓶中琢链刷新扬州玉雕技艺“天花板”

把整块玉石镂空成链,环环相扣,这在玉雕中俗称“链子活”,是扬州玉雕的特色“绝活”。“链子活”对玉雕师的技艺要求极高,既难又险,需要实打实的技艺,没有足够深厚的雕刻功底,玉雕师一般不会轻易尝试。

但王金高的这件《活环·内链瓶》,却把“链子活”玩出了新高度。记者看到,这件作品由整块的辽宁产河磨玉大料雕刻而成,造型简洁优美,瓶身雕刻有“日月同辉”“万象更新”“人寿年丰”等吉祥图案。而整个玉瓶的神奇之处却在瓶内,揭开瓶盖慢慢往上提,只见两条由66节玉链条组成的精美“项链”出现在眼前,在链条的另一端套着一只直径6厘米的活环,刚好被瓶口卡住,绝妙的设计、精美的做工,让人大开眼界。

“这件作品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佳作。”据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原扬州玉器厂生产副厂长茅竹华介绍,这件《活环·内链瓶》不仅是对扬州玉雕传统工艺的继承,也是一次重要的创新和突破。王金高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操作难度大,创意新颖。

△王金高在制作玉器

农民之子靠“不服输”锻成玉雕大师

今年50岁的王金高是扬州高邮人,家境贫寒的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和玉器打上交道。为了让妹妹继续读书,王金高辍学养家。只有16岁的他做过车工、木匠,踏实肯干的他后来被当地一家玉雕厂厂长看中,从此走进了玉雕这个行业。由于没有任何美工基础,王金高就自己专研。“我就是不服输,下班后就躲在蚊帐里描摹茶杯啊这些器皿。”3个多月,他就从众多学徒中脱颖而出,深受师傅和领导的喜爱。

“不服输”是王金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一步一步从高邮乡镇小厂走进扬州玉器厂,又从一名玉器匠成为一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开始独立设计、制作玉雕作品。 

不能差错分毫一周才能雕出一节链条

满怀着对玉雕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王金高不断挑战自己,用行动诠释着对玉雕的理解。2019年,王金高获得一块河磨玉大料,原料玉质细腻无绺裂,厚度大,很适合做器皿。王金高决定用这块玉石继承和突破前辈的“内链”绝活,将其雕琢成一件《活环·内链瓶》作品。

整个作品由一整块玉石制作而成,计算和设计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要提前做好布局,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确计算,一刀一刻、一分一毫,都容不得半点差池。”为了设计好这件作品,王金高苦思冥想、夜不能寐,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日夜,才画好了周密的“施工图”。

“画图”难,“施工”更难。作为整个作品的精华,内链和内环都必须要在玉瓶内“掏”出来。由于瓶口仅有5厘米,现代工具不好进、光线不好,在里面雕琢完整的链条,难度可想而知。“有的时候只能靠经验和计算进行‘盲雕’。”王金高告诉记者,整个过程必须精准,每一刀都必须小心谨慎,否则就前功尽弃。“有的时候一个星期才能雕出一节链条。”王金高用三年心血完成了这一精美的作品,其中内链和内环就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大河之子》诠释扬州“工匠精神”

作为新一代的扬州玉雕大师,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是王金高孜孜不倦的追求。“非遗传承必须要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王金高以一种近乎痴狂的追求,诠释了扬州工的“工匠精神”,继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扬州玉器文化。

扬州女作家梅静了解了王金高的事迹后,创作了报告文学《大河之子》,充分展示其“追求极致、敢为人先、永不止步”的新时代扬州工匠精神。

4月2日上午,由扬州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报告文学《大河之子》座谈会在扬州486非遗聚集区举办。梅静告诉记者,王金高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促生了自己的写作激情。同时,这次写作也是工匠精神的一次实践。8000多字的文章,耗时两个月,掌握大量鲜活细节方得完成。梅静表示,将以更加主动的态度、更加深邃的视野、更加温暖的笔触,书写时代精神,讲好时代故事,凝聚时代力量。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