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苏州首例,吴江法院发出附法官寄语判决书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家长状告游戏公司,请求法院将游戏关闭。面对这样特别的侵权案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服判息诉?苏州市吴江区法院法官向军创新将法官寄语附于判决书之后,给说理专业的判决书增添人文情怀,用书面化的感化语言引起当事人深思,让当事人打了一场 " 公正、明白、温暖 " 的官司。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在全市法院属首例。

2021 年 4 月,罗先生发现自己未成年女儿小罗在某游戏平台进行了大额消费。沟通后,罗先生得知小罗一年前开始登录某网络游戏并陆续充值 1000 余元。罗先生十分愤怒,要求游戏公司退还充值未果后,以游戏公司侵犯其权益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游戏公司退还充值、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并关闭网络游戏。

案件审理中,就退费事宜,向军耐心地向游戏公司进行了法律释明,游戏公司向罗先生退回了全部充值款。但针对罗先生的其他诉请,游戏公司均不认可。法院经审理认为,目前并无证据证明被告游戏公司存在侵权行为,对罗先生关于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对于网络游戏是否应该被关闭,则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法院判决驳回罗先生要求游戏公司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并关闭网络游戏的诉讼请求。

但判决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所在。向军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从而影响学业、损害身心健康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比如游戏开发和经营者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自觉提高要求,从技术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学校和家长则应对未成年人给予合理的引导,帮助未成年人学会以健康的方式使用网络。思虑再三后,向军决定在这份判决书后附上自己的法官寄语。

对于罗先生,向军谈到:与你一样为人父,我很理解你对女儿的担忧和良苦用心,也看到了一名家长对网络时代如何避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建议和深入思考。借此机会,我想和你探讨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并远离网络游戏。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满足孩子成就感、丰富孩子兴趣源,引导孩子通过其他兴趣爱好替代网络游戏。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并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适度的自主空间,增强孩子的自控力和胜任感。

向军还向罗先生推荐了《自驱型成长》一书,希望其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孩子、陪伴孩子。向军将这本书同判决书一起邮寄给了罗先生。

对于游戏公司,向军谈到:你们是网络游戏的开发和运营者,你们也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网络游戏企业作出了正向示范。但尽管如此,仍然有部分未成年人通过成年人的账号 " 不当 " 进入网络游戏。希望你们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优先的原则,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方式,从技术上采取更多有效措施进行监管,与学校、家长一起为青少年健康网络生活保驾护航。

这样的寄语如同一封来自老朋友的信,让人感动,也发人深省。法官的娓娓道来无比温情,也对裁判文书说理进行了有效延展。罗先生收到判决和书籍后,特意向向军表达了感谢。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