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这两天,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金属镍期货上演超级疯狂的行情,3 月 7 日、8 日仅两个交易日暴涨近 250%,交易所不得不 " 拔网线 " 暂停交易。3 月 9 日,上期所沪镍期货连续三天涨停。除了 " 妖镍 " 横生,近期暴涨的原油也引发各界关注,那么这些大宗商品行情的动荡,究竟会怎么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 妖镍 " 横生,如何收场?
3 月 7 日、8 日,仅仅两个交易日内,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镍期货价格就从不到 3 万美元 / 吨,飙涨至超过 10 万美元 / 吨,涨幅超过 250%。随后,该交易所不得不通过 " 拔网线 " 停止交易,暂停了这场疯狂的行情。在此背景下,上期所的沪镍期货也连续三天涨停,3 月 9 日涨幅达到 17%,三天累计涨幅达 44%。
△上期所镍期货行情
镍是地球上第五大常见元素,地壳含量仅次于铁、氧、硅和镁。其主要用途中,不锈钢和三元锂电池分别占镍的终端需求的 75% 和 7%,其余为合金、电镀应用。
南京证券宏观策略研究员周正峰对现代快报财经猎豹表示,这次镍期货出现短期价格大幅上涨是由库存偏低、地缘政治局势影响供给的预期,以及多头强势逼空因素共同造成的。
截至 3 月 4 日,全球的电解镍库存为 8.13 万吨,处于历史低位,偏低的库存水平创造了镍价上升的基础,而俄罗斯作为全球镍资源的重要来源地,其 2021 年镍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11.52%,俄乌局势陷入危机引发市场对供给端的担忧,海外的多头强势逼空,进一步造成了镍期货的大幅上涨。
市场传闻,国内最大的镍和不锈钢企业浙江青山控股集团在 LME 市场有着多达 20 万吨镍套保空单,但市场镍现货库存尚不足 10 万吨;这样就被国际大鳄瑞士嘉能可盯上,疯狂建立多单,逼迫青山实业交货或者平仓,从而实质造成逼空上涨行情。
3 月 8 日,伦敦金属交易所不得不通过 " 拔网线 " 暂停交易。周正峰认为,在各方协调之下,短期伦镍的上涨势头或将放缓,国内的镍期货三连板之后也可能触发强平制度,镍的价格波动或逐步缩小,但价格的拐点取决于供应紧张的缓解节奏,价格高位震荡的概率较大。
3 月 9 日,青山集团对外回应称,将用旗下高冰镍置换国内金属镍板,已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有业内人士认为,短期 " 妖镍 " 行情可能迎来反转。
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涨价?
某期货公司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在供应偏紧和需求旺盛的状况下,危机化解后镍价大概率会延续近两年震荡上涨的格局。" 镍在新能源方面的应用持续引起市场关注,在传统需求之外,2022 年能源镍的供需状况将会决定镍价的震荡的幅度和强度,预计 2030 年,镍在能源领域的运用占比将提升至 30%。"
镍是三元电池的重要正极材料之一,能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进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之前,镍最大的需求是不锈钢产业,下游产业主要是家电等行业。但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产业快速发展,来自新能源产业的需求正快速上升,也造成全球镍库存迅速下降。
上述期货公司研究员认为,镍价延续震荡上涨走势,可能造成下游不锈钢产业、新能源车产业成本提升,理论上会造成成品价格上涨,但具体涨幅还得看竞争态势。
周正峰认为,高镍价虽有利于镍资源企业,但价格奇高将对下游需求产生抑制形成负反馈,同时镍的逼空行情若得不到妥善解决,会引起其他金属价格的大幅波动,产生连锁反应。由于这一次逼空行情主要是针对国内拥有海外镍矿企业,直接影响是相关企业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此外镍的下游产业主要是不锈钢、合金及铸造、电镀、电池等行业,成本大幅上行将对相关行业的生产和短期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 年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超过 350 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13.4%。自 2020 年 6 月新能源车单月渗透率突破 5% 后,已经连续 19 个月走高。但进入 2022 年,在芯片、电池均供应不足的背景下,加上补贴退坡,新能源车企纷纷宣布涨价。
" 三元电池中镍在正极成本中占比在 50% 以上,正极占锂电池成本在 30% 左右,镍价大幅上升短期对三元厂商产生负面冲击,由于锂电池生产企业大多与正极厂商签订长协价,短期不会引起新能源汽车快速调价,但如果镍价维持高位,势必会带来电池厂及下游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涨价。" 周正峰表示。
原油暴涨如何影响生产生活?
除了金属镍,近期随着俄乌态势演变,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早已风起云涌,黄金、石油、天然气等品种均迎来大幅上涨。
2021 年末,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还不到 80 美元每桶,但到 3 月 7 日盘中,布伦特原油一度涨至 139.13 美元,区间涨幅高达 78.5%。
△布伦特原油期货走势
上述期货公司研究员表示,原油作为大宗商品之王,是交通燃料和众多化工品的原料,油价上涨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首先,最为直接的是对炼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因为我国成品油天花板的定价机制,当原油价格高于每桶 80 美元时,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会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因此过高的油价将对国内炼油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化工方面,影响范围更广,下游牵涉到塑料加工、橡胶制品、化肥、建材等众多行业。因为下游议价能力更弱,原油价格上涨,下游利润往往最先受损。二是运输业,道路运输企业中燃料成本占据了 30-40% 的比例,虽然运输业可以通过价格调节来转嫁部分成本,但总体效益也会因为过高的油价而受损。
" 总体来看,油价的上涨将对物价的全面上涨形成压力,造成出行成本上升、粮食价格上涨等现象,进而减少百姓可支配收入,造成购买力下降。"
头豹(深圳)研究院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刘贵仁则表示,由于原油是化工、纺织等行业生产所需的关键原料,油价的提升将带动诸多相关行业原材料成本出现上涨,最终通过产业链传导至消费端。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在百姓出行方面,现阶段中国国内成品油已进入 "8 元时代 ",伴随着成品油价的提升,消费者的用油成本也将随之增加,出行花销将同步提升。
我国石油消费量在全球占比达到 17.8%,仅次于美国和欧盟,2021 年我国已超过欧盟,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占我国总进口比重从 2000 年的 6.6% 提升至 11.5%。不过,中金公司认为,横向对比看,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占比不足 20%,煤炭占比则达 57%,石油消耗密度(石油消费 /GDP)为 45 吨 / 百万美元,石油贸易逆差占 GDP 仅 1.2%,低于大多新兴经济体,且政府对国内油价的调控,与国际油价仍有一定的防火墙。
还有哪些大宗商品波动跟我们息息相关?
实际上,除了石油、镍等,农产品的涨价往往跟普通百姓更加息息相关。近日有消息称," 国民女神 " 老干妈 3 月 1 日起对经销商上调价格,有经销商证实,拿货价格涨了 6%-10%。老干妈将涨价的理由归因于原材料、人工、运费等成本大幅上涨。
不仅是老干妈,从去年秋天以来,包括调味品、啤酒、速冻食品、休闲食品、乳制品等众多大众消费品行业都出现了提价潮。如酱油龙头海天味业去年 10 月就宣布将酱油、蚝油、酱料等提价 3% 到 7%;涪陵榨菜去年 11 月宣布对部分品类提价 3% 到 19%;重庆啤酒将 " 大乌苏 " 提价 10%;洽洽食品将瓜子产品提价 8% 到 18%……
其实,正是去年以来大宗商品的强势行情,从上游传导至下游,才导致消费品行业的提价潮。比如老干妈的主要原料包括豆豉、辣椒、菜籽油等,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从去年 11 月的每蒲 1181 美分涨至今年 2 月的 1759 美分,涨幅近 50%。而郑商所的菜油期货则从去年 2 月的每吨 9408 元,涨至今年 2 月的 13896 元,涨幅达 48%。
一般认为,疫情叠加天气等因素导致的减产,以及上游成本的传导,是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而俄乌冲突同样可能对部分农产品价格造成影响。
刘贵仁认为,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全球玉米和小麦的主要出口国,俄乌两国的小麦出口量合计在全球中的占比约为 25%,玉米出口量合计占比约为 20%。欧洲各国的制裁、贸易通道的阻拦都将推升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此外,黑海地区的港口受到战争影响来往贸易收到阻碍,短期内拉升了运输成本,乌克兰出口的玉米价格也将持续上涨,这一系列的影响都将加剧食品类别大宗商品的通货膨胀,对于消费者生活饮食等方面的支出成本都将产生影响。上述期货公司研究员表示,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也可能间接引起肉类、鱼类价格一定的上升。
不过,3 月 7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总的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图片来源 据 Wind)
- 江苏
- 2022-03-06 23:09:39
- 江苏
- 2022-03-07 03:13:51
- 江苏
- 2022-03-08 11:48:32
- 江苏
- 2022-03-10 18: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