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雪纯 记者 顾潇)家庭富裕却走上盗窃的道路,今年初,扬州宝应一名17岁少年张方(化名)因盗窃落入法网。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后,却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对少年采取相应惩戒措施,反而对其监护人开出了“罚单”。
△检察机关向张方的父母送达《督促监护令》 通讯员供图
“这段时间跟我们社工老师配合得怎么样啊?”近日,扬州市宝应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朱伟伟来到宝应县立责社工服务社,与张方父子谈心。据了解,从今年7月开始,这对父子就定时来报到,接受帮教。
原来,17岁的张方曾是一名高中生,今年一月,他结识了一帮“社会朋友”,看他们挥金如土、肆意妄为,张方非常羡慕。这些人教唆张方出去偷窃,张方动心了。
今年1月28号凌晨,张方和高某在宝应经济开发区某小区,采用“拉车门”方式进行盗窃,窃得一辆私家车内的现金、香烟、超市卡等财物共计2000多元。张方等嫌疑人很快被抓捕归案。案件被移送至宝应检察院审查起诉时,检察官发现,张方家境还比较富裕,他怎么会走上盗窃的歧途呢?
“跟父母经常要钱就不给,我身上缺钱用。”张方交代,父母都很忙,平日很少与儿子沟通,每次小张要钱时总被训斥,久而久之便产生了“靠人不如靠自己”的逆反心理。
案发后,张方父母非常懊悔忽视了孩子,并积极退赃,取得受害人谅解。小张本人也深刻反省,认罪认罚。考虑到该案盗窃金额不大,张方没有犯罪前科,且是未成年人。检察机关在充分调查后,依法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不过,案件完结不代表这事也了了,检察机关随即向张方的监护人送达了一份《督促监护令》,要求他们督促孩子,并定期接受专业老师的帮教服务。
“对于孩子盗窃这件事,我心里相当崩溃,我平时早出晚归,对孩子教育忽略了不少,没有好好地教育他,确实我们做家长的有责任。 ”张方的父亲坦言,收到督促令后,他和妻子很自责,深刻反省了原因,并接受“回炉再造”。
目前,张方已找到正当职业,开启新生活。每次帮教时,家人都会陪伴左右,亲友欢聚,家人谈心也增多了。看到孩子一天天改变,父母很欣慰。
宝应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朱伟伟告诉记者,张方走上犯罪道路,他的家长存在很大问题。“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个问题,即便我们对孩子做出了附条件不起诉,但是效果实际上是达不到的,我们觉得要挽救一个孩子,应该从根源上进行挽救,那一个孩子背后的根源实际上就是他的家庭。”
- 江苏
- 2021-11-15 10:53:59
- 江苏
- 2021-11-15 10:38:37
- 江苏
- 2021-11-15 09:10:01
- 江苏
- 2021-11-15 07: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