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泰州 > 动态 > 正文
兴化大邹镇:凝聚“五老”力量 托起“明天的太阳

“亲爱的镇关工委爷爷奶奶们,感谢你们这么多年对我的关爱和帮助,使我能够继续学习……没有你们的鼎力相助,就没有我的现在!”近日,兴化市大邹镇在外学子晶晶同学给该镇关工委寄来了一封感谢信。晶晶同学是该镇沈五村人,家庭贫困,2018年经镇关工委推荐到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学杂费全免,每月提供450元的生活费。在校期间,晶晶同学刻苦学习,去年秋学期通过专升本考入徐州的一所大学继续深造。


大邹镇地处兴化最北部,有留守、困境儿童550人左右。近年来,镇关工委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履职尽责,带领12个村(社区)关工委和近300名“五老”关心关爱关注青少年的成才、成长和成人,晶晶同学就是其中的受助者之一。

 

倾心帮带,让孩子有家的温暖


前年,该镇留守学生小邹成功考入苏州一所大学,每年的寒暑假,小邹都会到镇校外教育辅导站做义工。小邹说,他非常感谢镇关工委的爷爷们,没有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他就可能辍学了。


小邹是大邹集镇人,读初中时,父母外出打工,没有人管教的他一度成绩下滑,方定全等“五老”帮学组主动与他结对帮扶,在谈心、鼓劲的同时,帮他补习功课。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辅导,小邹中考时考上了市一中,2020年高考又考上了苏州的一所大学。



“我们在2007年引导各村(社区)创办校外教育辅导站,利用节假日对留守生、困境生督导完成作业、指导兴趣特长、疏导孤独心理、传导父母般的温暖。”大邹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陆春桂介绍说,每位“五老”都与结对留守生互留电话号码,随时交心谈心,实行“亲情”牵手帮带。镇、村两级关工委组织留守生参加听红色故事、读红书比赛、颂党恩演讲和下象棋、打乒乓球、搞生日派对等各种文体活动,让其校外生活常在“五老”关爱之中,生活得开心,学习得安心,家长在外放心。

 

真心帮扶,让孩子快乐成长


多年来,大邹镇关工委3名驻会“五老”在每学期开学前,都会深入到各村(社区)摸排登记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龄儿童,了解致贫原因、类型和解困需求,采用多种渠道为特困生顺利就学排忧解难,通过“五老”带头捐、倡导能人慷慨捐、鼓励企业定向捐等渠道,每年筹集助学善款10多万元。


2021年春,该镇沈五村初二学生小王因遭意外伤害,去扬州治疗,前后花去医疗费近20万元,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煦寿带头向王家捐款,并逐户倡议村民解囊相助,短期内募捐4.8万多元,解除了小王家的燃眉之急。


“大邹每年都有中小学生因父母患重病、意外致残或亡故、家庭突发天灾人祸、及父母离异等原因,造成心灵创伤,情绪低落,精神颓废,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下降。”陆春桂说,“五老”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伸出援助之手,用真心疏导他们解开心结,促使其健康成长。


学生小涛成绩一直很优秀,后来父母因家庭事务经常争吵,小涛对父亲不满,抗拒学习对抗父亲,作业不做,试卷不交或故意考零分。虹桥社区的“五老”邹义松一方面做小涛工作,使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一方面做小涛父母工作,要求他们为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邹老的耐心帮助下,化解了家庭矛盾,小涛也重新振作起来,2019年考入楚水高中就读。

 

耐心帮教,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针对不少学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觉性不高等共性问题,我们耐心帮教,把讲明道理与以群教群、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陆春桂介绍道。


该镇小燕同学小学时成绩较好,升入初中时,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监护缺失,渐渐地对学习少了兴趣和激情,成绩急剧下滑。本村“五老”张文博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其谈心转变思想。为巩固帮扶成果,张老又联系其父母,要求他们回家打工,方便督促孩子学习。小燕父母接受张老的建议,一边在本地工厂打工,一边接送、辅导孩子学习。经过三年的努力,小燕同学2021年顺利考入兴化中学。



大邹中学的中考成绩多年名列兴化市前茅,当地不少人由衷夸赞:这其中有“五老”帮助学困生的功劳!


针对少数学生思想品德滑坡、行为越轨,染上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校园欺凌等社会恶习,大邹镇关工委发动“五老”们以超常的耐心和决心,帮教转化一批“德困生”。


该镇初中生小成同学家庭富裕,常拿钱买“情投意合”之人欺负“不顺眼”的同学,老师、家长拿他没法。杨明高等“五老”找小成谈心教育,他先不理睬,后又强词狡辩,“五老”们变换帮教方式方法,与学校关工委联合带其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排演“八荣八耻”文艺节目,开设模拟法庭,请失足青少年现身说法。“五老”帮教“组合拳”唤醒了小成,此后他努力学习,期末考试各科成绩直线上升。现在只要学校放假,小成都会到镇关工委看望爷爷奶奶们,汇报在校的情况,争取高考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15年来,大邹镇关工委累计关爱留守生2150名,救助特困生215名,督导学困生518名,疏导心困生505名,转化德困生195名,全镇青少年连续多年“零犯罪”。2022年,他们又签订“五老”结对帮扶协议98份,其中,帮留守生38人、特困生20人、学困生25人、心困生5人、德困生10人。(张敏)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编辑:王婧

审核:尹有文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