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快报讯 “车位变多了,停车方便了,小区周边出行环境也改善了许多。”家住华德巷周边的通州市民王先生感叹道。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机动车保有量猛增,“停车难”——尤其是背街后巷毗邻商业、老旧小区的停车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热点问题。通州区公安局交警部门将停车秩序整治项目列入该区为民办实事工程,有力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通过增设车位、强化管理等手段多措并举,有力缓解停车难问题。而王先生所在的华德公寓便是众多受益小区中的一个。
据通州交警大队长黄敏捷介绍,以通州区新世纪大道为例,该路段沿线餐饮、店铺众多,周边亦有通州花苑、华德公寓等大体量小区,停车需求旺盛。经过实地踏勘,交警部门发现总长480米,路宽7米的华德巷满足增划停车泊位的条件,便在此共施划标准车位90个,极大地解决了周边停车供需矛盾,明显改善了周边的停车秩序。据统计,2021年以来,通州交警部门在主城区12条背街后巷划设停车泊位3000余个。
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交警部门注重路面执法与科技手段双管齐下、形成合力。一方面与城管部门联勤联动,对老城区18条背街后巷开展机动车违停委托执法,解决管理警力不足的问题,提升城市管理精度和深度,拓展执法管理领域;一方面向科技要警力,将8条背街后巷设为严管街,加装违停抓拍球技设备20套,全天候、无缝隙采集车辆违停信息,补足人工管理的不足,营造严管严查浓厚氛围,停车治理成效显著提升。
同时,交警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出于自身停车方便,见缝插针,依然存在哪里方便停哪里的不文明现象。为此,交警部门坚持疏堵结合,主动联动住建局,逐条踏勘通州主城区11条没有条件施划停车泊位的背街小巷,对车辆违停现象比较严重的太湖路、西湖东路、效贤路等3条道路先期开展物理隔离,即在设置有非机动车道的路段加装机非隔离护栏,路幅较窄无非机动车道的路段加装中央隔离护栏,挤压车辆乱停乱放空间,从源头上杜绝车辆违停不文明现象。据了解,通过疏堵结合、双管齐下的手段,通州主城区背街小巷车辆违停问题得到极大缓解,人民群众出行效率及满意度显著提升。
- 动态
- 2022-08-10 17:19:44
- 动态
- 2022-08-09 17:58:58
- 动态
- 2022-08-09 17:49:35
- 动态
- 2022-08-09 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