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汪晨曦 记者 花宇)社区志愿服务关系民生、连接民心。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通市如东县结合“‘双聚双高’作风效能优化年”行动,探索“岗位”、“结对”、“线上”报到形式,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先锋领治·我报到”,推动在职党员一线集结,赋能在职党员积极投身“民呼我应,民呼我为”。
“岗位报到” 建强专业队伍
老旧小区飞线整治、社区群众法律咨询、老年群体健康体检……这些民生实事怎么办、谁来办,这是社区治理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如东县积极探索,创设“10+X”岗位报到模式,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专业力量,为群众解决实事难事。
近日,如东县中医院外科医生马海东和同事们认领“健康关怀岗”后早早来到振新社区,参与社区组织的“爱心义诊暖人心”活动。认领岗位的医护在职党员表示,“主动参加‘先锋领治·我报到’活动,贡献专业知识,解决老年人出行就诊不便等问题很有意义。”
如东县社区党组织结合社区治理设立停车管理、困难帮扶、文明创建等10类普通岗位,结合报到党员职业性质设立小区水环境改善、政策法规宣传、小区电力抢险等“X”个专业岗位,统筹推进“岗位报到”,号召专业人才、建强专业队伍,解决下沉资源整合不力的问题。
“结对报到” 对接群众需求
在掘港街道日晖社区活动室传出阵阵掌声,社区党组织书记与结对单位党组织书记托着刚刚签署的“结对共建”协议对着摄像镜头,定格下激动人心的瞬间。
在“结对报到”统筹下,定期召开“联席调度会”,社区收集需求、单位反馈响应,充分发挥协同作战优势,及时回应群众需求,不断形成老旧小区停车管理、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残障人士暖心服务等社区“十大最受群众欢迎”清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合力。
近日,如东宾山40名小学生怀揣着激动、好奇的心情来到如东恒发污水处理厂、南通天楹环保能源公司,现场观看“污水变清水”、“废物变宝物”的神奇过程。小朋友们叽叽喳喳,感叹现代技术神奇的同时,明白了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局结对三元社区联合开展,以实践、体验、收获为主线,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为精准对接群众所需,如东县打造结对单位年度计划“清”、职责任务“清”、服务岗位“清”、工作制度“清”、服务阵地“清”、奖惩机制“清”的“六清”工作品牌,推动力量有效下沉、治理触角有效延伸。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先锋领治·我报到”活动,拉近了在职党员与社区群众“心”距离,让社区“大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线上报到” 用好载体平台
“通通在”小程序掀起全县在职党员“线上报到”服务新热潮。自小程序运行以来,全县已有12561名在职党员完成线上注册报到审核。
“通过‘通通在’小程序,可以了解社区群众最真实最直接的需求,并能“线上报到”、一键认领。”近日,司法所在职党员们线上认领任务后来到新光社区,参与社区“普法送温情”活动。此次活动有效增强了群众法律意识,为社区平安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通通在”小程序集成在职党员报到、志愿发布、打卡留痕、积分累加、活动评价等实用功能,实现服务精准匹配、常态长效、过程管控,赋力在职党员身份、承诺、作为“亮起来”,提升在职党员认同感、获得感,提升社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 动态
- 2022-07-21 17:28:30
- 动态
- 2022-07-21 10:07:45
- 动态
- 2022-07-21 10:01:37
- 动态
- 2022-07-19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