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徐振宇 记者 严君臣)6月23日上午,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召开毒品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介绍近三年来该院相关案件的审理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据崇川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韩明智介绍,2019年至2021年,崇川法院(含原港闸法院)受理涉毒品刑事案件70件,审结71件,结收案比101.4%。受理的70件毒品案件中,贩卖、运输毒品罪49件占70%、容留他人吸毒罪20件占28.6%,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1件占1.4%。数据显示,毒品犯罪在2020年、2021年均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
2019年至2021年审结的71件案件中,毒品类型包括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麦角二乙胺(邮票)、氯胺酮(K粉)和海洛因。其中,冰毒占81.7%,为主要类型,涉大麻、氯胺酮等毒品犯罪在辖区也有出现。麦角二乙胺(邮票)等新类型毒品犯罪逐渐增多,此类毒品种类繁多,伪装性、迷惑性强,识别查处和管控难度大,社会危害性日益显现,需要引起重视。
71件案件共涉及被告人112人,其中有前科劣迹的79人,占70.5%,毒品犯罪再犯罪率较高。112人中80后、90后共82人,占73.2%,毒品犯罪年轻化的趋势较明显,甚至有在校大学生从事毒品犯罪的案件。
近年来,毒品犯罪出现了新特点,包括交流方式隐蔽、网络贩毒现象突出、支付方式多样等。在刑庭副庭长王冯发布的三个毒品犯罪典型案例中,就包括了一起用比特币结算毒资的案件。
据介绍,2019年4月至10月间,被告人邢某在山西省临汾市等地多次通过某手机软件联系买家,用某手机软件收取买家给付的毒资比特币,后冒用“武某普”身份信息通过快递寄递的方式贩卖毒品(大麻叶)274.91克,得款人民币32800元。
原南通市港闸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6月30日作出一审判决:一、被告人邢某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二、追缴被告人邢某非法所得人民币32000元,上缴国库。三、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手机、电子秤、银行卡等物品予以没收。
- 动态
- 2022-06-22 18:13:38
- 动态
- 2022-06-22 18:06:01
- 动态
- 2022-06-22 18:04:03
- 动态
- 2022-06-22 17: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