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南通的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但在南通市崇川区城东街道,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马达”始终高效运转。
倾情“为老为小”:关爱写进童谣,温暖晒进衣被
一大早,新桥北村社区“菊馨社”领队杨美云就带着她的“老姐妹”们,从辖区的孤寡、独居老人家收来了需要换洗的衣被,放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洗衣房”的洗衣机里。按动按钮。
而另一边,南园社区童谣写作达人张洪生还在埋头进行着他的童谣创作。老爷子的创作热情持续高涨。“现在因为疫情,小朋友们都在家里学习,我就希望能够尽快写出更多的作品,作为他们居家学习的一种可以选择的、更加轻松活泼的教材。”张洪生介绍道。
“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直非常关注‘一老一少’这两类人群,针对性地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城东’更加温情、温暖。”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申晨介绍道。
搭设“云端讲堂”:理论延伸线上,防疫不误充能
“大家好,我是本期的‘云端讲堂’主讲人郝祺……”镜头前,城东街道濠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年志愿者郝祺正在慷慨激昂地宣讲着。
让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一时间与青年“见面”,正成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重点内容之一。城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理论名家面对面”为载体,立足宣讲队伍青年化、宣讲阵地多元化、宣讲形式年轻化,以“云端讲堂”为阵地,有效突破疫情“封锁”积极开展线上宣讲活动,让党的先进理论在青年群体中扎根、开花结果,助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青年群体中入脑、入心。
摆起“移动摊位”:你们抗击疫情,我们服务你们
“真没想到我们这些志愿者,竟也成了服务对象!”新桥北村社区防疫志愿者季吉华接受着志愿者的理发服务。
疫情来袭,江海儿女闻令而动,化身防疫志愿者,参与防疫事业。持续的疫情加之忙碌的工作让不少防疫志愿者无暇顾及自己日渐长而杂乱的头发。作为回应,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指导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调动辖区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辛苦奋战的防疫志愿者尽可能地提供服务。板桥社区、新桥北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红十字会志愿者在辖区内摆起了“流动理发摊”,为防疫志愿者们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友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崇川区垦荒食品商行为防疫志愿者送去了慰问物资;郭里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杰出防疫志愿者颁发“最美志愿之星”荣誉证书;南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进“益车位”项目,探索志愿服务时长兑换停车优先权……
“社区始终高度重视对志愿者的礼遇和尊重,我们还计划在今年的德民大舞台活动中设置专门的表彰环节。”德民社区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钱慧表示。据了解,截至目前,城东街道共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近百项,参与志愿者破万人次。
(张朝晖)
- 动态
- 2022-04-27 17:44:59
- 动态
- 2022-04-27 17:28:27
- 动态
- 2022-04-26 19:18:34
- 动态
- 2022-04-26 19: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