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南通 > 动态 > 正文
通州兴东街道:退役军人再集结,为疫情防控扛起硬核担当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在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活跃着一批来自退伍军人的“志愿红”。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积极响应,勇于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重回战位,退伍不褪色,用自身行动诠释着军人本色,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扛起硬核担当。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在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活跃着一批来自退伍军人的“志愿红”。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积极响应,勇于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重回战位,退伍不褪色,用自身行动诠释着军人本色,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扛起硬核担当。


95后村干部成防疫“顶梁柱”



1997年出生的邱汉森,是个典型的95后,虽然年轻,但他工作经验丰富,还屡获殊荣。“赤子之心”是对这个95后的最佳标注。在邱汉森心中,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即使脱下军装,只要接到命令,依然会冲在最前面。疫情当前,已是陆扶桥村村干部的邱汉森主动承担起疫情防控职责。连日来,他不畏危险,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坚持每天吃住在村部,用责任和担当守护一方平安。                    


在此次通州区敲门行动中,邱汉森带领全村工作人员迅速行动,依据网格划分,入户排查登记、宣传健康防疫知识、通过敲门询问、电话询问等方式,地毯式排查将防控工作落实落细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前期的网格信息录入,确保信息数据了准确性、实用性,实现了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家采集、多家使用”,让这次敲门行动事半功倍。陆扶桥村仅利用24小时摸排出全村3242人基本动态,28个蔬菜大棚经营户人员底数,每天车辆动态,以及101名外来人口的近期行动轨迹。


与此同时,邱汉森以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返村人员作为防控重点,不分昼夜开展了走访摸排工作,逐一建立工作台账,认真排查摸清重点人员动向,掌握准确信息及健康状况,做到人头清、情况明,每天带领防疫人员对居家隔离户开展核酸检测,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基层网格,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还在“敲门行动”过程中呼吁群众,引导村民非必要不返通,一定要回通的话,并给他们制作了返村信息填报二维码,第一时间与填写信息的返通人员取得联系,告知他们最新的南通防疫要求,做到了提前沟通,让群众少走“冤枉路”。


防疫“通讯兵”续写军人本色



尹新忠是通州区兴东街道指挥中心一名工作人员。2020年他褪去军装,分配到兴东街道办事处,成为了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此次疫情爆发以来,他作为疫情防控联络组和转运组成员,不畏艰险,一直冲锋在抗疫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本色,续写了敢于胜利的豪情壮志。


目前,南通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他作为联络组成员,承担着信息上传下达的任务,每天都要接到无数个咨询电话,有时候经常半夜都要接电话,联系转运车接送人员到隔离点,手机成为了他主要的战斗武器,第二天清早,又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工作。同事们都感慨,他现在每天想着都是保障防控工作,保障居民安全,保障同事安全,达到了完全忘我的状态。


最近,兴东街道各村居正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他毅然加入到转运组工作之中,每天开着车在各村居之间穿梭,收集医疗废物和核酸检测箱,经常忙到后半夜,饭也顾上吃只能吃碗泡面匆匆了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基层政府部门是主力军,这是我们职责所在。”尹新忠表示。


甘当“大白”背后的“硬核支撑”




“人员已送达,转运任务顺利完成。”张惠林是工作专班的一名驾驶员。3月31日上午6点,自接到转运任务后,他便立即穿好防护装备,全副武装前往密接人员所在地,陆陆续续将密接人员送到指定隔离点。一忙就忙到下午,饭也没顾得上吃,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红印子。


重点人员转运是一项艰巨而危险的防疫任务,需要采用“专人专车专线”的方式,确保闭环管理,因此需要专班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一旦接到指令就要立马出发,从早忙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是常事。张惠林每天都要来回跑,为了防止出现二次感染,也为了节约防疫物资、减少脱换防护服的次数,他尽量不喝水。“忙起来就顾不上渴不渴了,现在天也不热,少喝没事。”他嘴上说着“不热”,防护服里的衣服却早被汗水浸透了。


疫情发生以来,兴东街道退役军人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号召,投身到防控战线各个领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生动诠释“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和大爱担当。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