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疫线日志22】六旬老人能下床了,和我们一起动起来

8月9日,是我来到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重症隔离病区B5-ICU工作的第十天。在这里,来自各大医院的医务人员们不分昼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7月30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第一批支援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重症医疗队连夜集结,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投入到这场疫情攻坚战,我责无旁贷!到达院区的当天下午,我们就立即进入院区,进行防护训练考核。通过极其严格的考核后,我开始了在B5-ICU的第一个连续8小时值班。



△侍方方(左)

在这里,医护人员进、出隔离病房时的穿脱防护用品步骤,都必须严格遵循规范,院区的感控老师严格监督。我很快适应了这里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在新的环境中,我和伙伴们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新的操作系统、诊疗规范、送检流程等;认真记录、学习邱海波教授、杨毅教授等专家大查房的指导意见;严密监测、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各项指标。医护的相关临床工作都迅速、平稳地步入正轨。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为了进一步加强重症救治能力,下班回到驻地后,我利用一切时间进一步钻研、掌握新冠肺炎相关救治要点。



一名60多岁的老大爷,住院后时常挂念家里的亲人,心情低落,总是面带愁容地念叨:“我还能回家吗?”为了安慰、鼓励他,我和管床护士一起讲故事,逗老人家开心,督促他严格遵照医嘱坚持俯卧位。经过几天的治疗,老人家的病情较之前好转了许多,可以进行床旁活动了。我们搀扶他下床,给他唱《健康歌》,带着他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动作,“左三圈,右三圈,咱们一起来做运动,抖抖手啊,抖抖脚啊……”老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重症病区的玻璃窗,洒在我们这些笨拙活动着的“大白”身上,像一束束亮闪闪的金线,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我们的心田。

作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援汤山重症医疗队一队队员、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侍方方

整理:通讯员 崔玉艳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