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打好夏粮生产“第一仗” 撑起粮食安全“保护伞”

“冬吮冰晶把棵藏,春任麦地展波浪,夏天到后催人割,颗粒高兴去满仓”。冬小麦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多个省份,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力促冬小麦丰产丰收,打好夏粮生产第一仗,是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应有之义。

促丰收要突出“早”字。今年,中央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冬小麦产量是保障夏粮产量的重要一环。目前,夏粮由南向北逐渐黄熟,全国各主产区夏粮长势好于常年,未来20多天是夏粮成熟和收获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突出“早”首先体现在早部署,眼下各主产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因地因苗,分类指导,多措并举早谋划,为确保夏粮丰收打下了“强心剂”,将有力确保夏粮的良好长势最终能转化落地变成颗粒归仓。

促丰收要立足“防”字。冬小麦的长势良好是前期“促弱苗、防春旱、防冻害”的结果,但粮食的成长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时间的吸收养分,从播种、育苗、施肥、收割到归仓止,需要以“绣花针”的功夫全面做好促弱苗、防春旱、防冻害、防病虫、防早衰“一促四防”工作。目前需要重点防范极端天气,特别是暴雨洪涝等灾害天气及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渡过“干热风”和“烂场雨”等关口,力促冬小麦有收获、有增产。

促丰收要体现“技”字。随着农业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科技与农业的紧密结合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农业也将变得更智能。做好监测预警、减少气候影响、科学防灾减灾,离不开科技;打破靠天吃饭的现状,实现增产增收,亦是需要融入科技。当前我国在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农机装备研制等“硬件”方面的技术具有丰硕成果,同样,在农业生产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等“软件”方面需要更多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

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在“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时代,“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所在,时至今日“吃不上饭”似乎已经开始淡忘在人们的记忆中,但背后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维护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抓住粮食这个命脉,解决好吃饭问题这个治国理政头等大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将行稳致远。(温正彬)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