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隐藏在300多件明代服饰背后的秘密:为何在泰州集中出土?
泰州为何会出土如此多的明代衣服?这些衣服为何历经数百年而不腐?

现代快报讯近日,泰州海陵京泰路街道出土了明代的石羊石马。专家表示,这些石雕很可能是明代官员凌儒墓前石像生。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泰州出土最多的文物其实是明代服饰。目前,泰州已出土明代服饰 300 余件,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均居全国前列。泰州为何会出土如此多的明代衣服?这些衣服为何历经数百年而不腐?12 月 16 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泰州市博物馆一探究竟。


△明朝服饰


泰州出土 300 多件明代服饰


1979 年 5 月 28 日,泰州九龙桥公路南的唐楼村,一农民挖水渠时发现一座古墓。打开棺盖,揭开盖在墓主人身上的 " 往生净土 " 与蒙在脸上的 " 西方公据路引 " 纸后,发现尸体上的衣服以及尸体都没有腐烂,同时棺内还随葬了一包衣服。据考证,墓主胡玉,泰州人,明成化进士,二甲第一名,官至陕西布政司右参议,正四品,卒于弘治十三年(1500 年)。这批衣服也成为泰州博物馆明代服饰的首批馆藏。


此后 30 多年间,泰州又陆续出土了 300 多件明代服饰。由于数量过多,泰州博物馆专门划出一层楼来展示。


△明代鞋子


" 泰州出土的明代服饰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从服饰文化的研究上可以推算出当时的纺织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泰州博物馆陈列部副研究员郭正军介绍,泰州明墓出土服饰以丝织品和棉织品为主。自 1979 年起,在泰州西郊九龙桥、东郊鲍家坝、城南莲花池、西北郊森森庄前等州城四周,先后发现了多处明代墓葬。这些墓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棺椁保存较好,墓主人随身穿戴或陪葬的服饰都未曾腐烂,经考古工作人员科学挖掘与处理后,一大批明代服饰得以保存。


记者在博物馆看到,这些明代服饰主要有乌纱帽、头巾、风帽、褶子、衫子、袄、背心、裳、凤头鞋等。与我们如今衣服相比,不论是上衣还是裤子,又或者裙子,都非常宽大。仅从衣服上看,似乎明朝人体型异常高大。


" 其实不然,明朝衣服的样式与朱元璋有关。" 郭正军说,众所周知,明朝是推翻元朝后建立的新王朝。而元朝是游牧民族,明朝开国不久,朱元璋就下令禁穿胡服,开始恢复汉人衣冠。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宽大长衣,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变成圆领。" 在我国服饰史上 , 明代服饰最突出的特点,是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


衣饰为何在地下历经数百年不腐


专家介绍,作为古代服饰,无论是丝的还是棉的,保存年限最多在一二百年间,一般说来,人死装进棺木,埋入地下后,尸骨与随葬服饰就会慢慢腐烂。现代快报记者参观发现,泰州博物馆内明朝服饰保存十分完好,不仅能看出做工细致,部分染色服装更是光彩照人。


△抢救性挖掘现场 泰州博物馆供图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在地下数百年的服装保存得如此完好?


据介绍,泰州所有出土明代服饰的墓葬都有些共同之处:选用珍贵耐腐的柏木、杉木,精工制作棺椁,全用榫卯紧密接合;有的棺木内放置灯心草等防腐干燥物品;棺外有椁,棺内外刷漆;椁外周围六面全用石灰糯米拌和浇浆;在上层浇浆上再堆起高大的封土堆,使整个墓葬处于符合保护尸体条件的相对恒温恒湿无菌的环境中。


郭正军告诉记者,泰州发掘的明代墓葬多数为浇浆墓,所谓浇浆墓是指以石灰、糯米、细砂石等拌合胶结材料的所谓 " 三合土 " 混合浆料作为密封层构筑墓室的一种墓葬类型。由于其独特的墓葬结构和比较严密的封闭性, 致使棺椁及棺内文物等随葬品大多数情况下保存比较完好,这种墓葬形制具有非常好的防腐、防水、防潮、防盗作用。


此外,泰州地区历史上没有遭受大的自然灾害,也让这些深埋地下的墓葬没有遭到破坏。


我们日常在电影中会看到这样的镜头:一座棺木打开后,因为突然接触氧气,里面衣服等物品会瞬间化作碎片消失?


" 那些都是电影里的镜头,正常来说,我们发掘清理明代浇浆墓时,常温下衣服不会损坏。" 郭正军说,因为这些衣服在地下历经百年已经基本定型,我们将它取出时小心一些,并不会像电影里那样接触到空气就发生变化。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正是因为这特殊的墓葬形式,不仅使泰州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明代服饰,甚至有些尸体也历经百年不腐。如今在泰州博物馆内,就安放着两具明代不腐尸体,正是明朝工部右侍郎徐蕃夫妇。


" 补子 " 看官职,文官飞禽武官猛兽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明朝衣服胸口秀有 " 补子 " 上面是各种图案。以出土的徐蕃织八宝花缎空绣孔雀补子长袍为例,右衽,盘领,宽袖。在衣服的胸前和后背,各缝有一块边长 39 厘米的空绣孔雀补子。


△徐蕃织八宝花缎空绣孔雀补子长袍 泰州博物馆供图


据悉,在我国现存明代服饰中,以前从未发现三品官服,只能在文献中略知概貌。经考证,泰州出土的徐蕃八宝花缎绣孔雀官服,符合明代的礼制,与文献与服记载相符,证明文献可信,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明朝的补服


郭正军介绍,朱元璋对于明代服饰制度的制定颇具创新意识。补子是明代官服上最有特色的装饰。所谓补服或补子,又称 " 胸背 " 或 " 背胸 ",就是在官服的胸前或背后补上一块表示职别和官阶的标志性图案。其状约为方形,其上织有禽兽两种图案。文物官员根据级别不同各有不同图案。


△明代官员服饰等级一览表


据《明史 · 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定,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这些不同的鸟纹兽纹,都设计于方形框架之内。朝廷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按规定在官袍的胸前和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用禽,武官用兽。


裙子并不是女子专利


现代快报记者在展厅看到一些样式奇怪的衣服,上半身是衣裳,下半身就变成了褶裙,有的类似现代的连衣裙。


" 这并不奇怪,其实在明代的中国有男子穿裙的习惯,只是到了清朝才逐渐成了女人的专利。" 郭正军解释,在几千年的人类服饰文明史中,裙子有一段曲折演变史。


裙原写作帬,本指披肩,约在汉代以后,又被用作 " 裳 " 的代称。古代的 " 裳 " 念作 "chang(音长)",是指围在下半身的衣服,男女皆可穿着。


郭正军介绍,在《水浒传》中就分别有男女穿裙的描述,如孙二娘的服饰就是 " 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描写男子穿裙的如写神行太保戴宗 " 黄罗衫子晃金明,飘带绣裙相称 ";写燕青 " 红串绣裙裹肚,白裆素练围腰 "。


由此可见,明代男女均服裙,男裙较短而窄,一般以四到六幅料构成。女裙较长而宽,多用七到八幅料。男女裙样式基本相同,均以前面为中心,向后围,腰上有带相扎。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毛晓华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编辑:王婧

审核:尹有文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