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每周一星——杜胜苏
《黄海书苑》以书法的名义,以黄海的胸襟,在这里等着您!




专刊题额:言恭达




每周一星——杜胜苏



杜胜苏,中国致公党党员、北京市政府引进人才、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毕业、日本 • 东京学艺大学研究生、日本 • 横滨国立大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名家点评



燕凯,字翼之。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同济大学哲学博士后,自道书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著有《视觉与神遇:书法形神问题的展开》《石涛画语录义解》。


同乡之谊  书道之友

——我眼中的杜胜苏


杜胜苏,文气大盛之名。不由的会让人想到杜甫和东坡,且一个胜字,又添许多豪迈!

胜苏兄与我是保定同乡,相隔最多二三十里。我们年纪也相近,他比我年长不过一个月。乃至个头,身材,情态都有几分相似。我们初见面,便如同老朋友一样,颇觉亲近。

胜苏自幼习书,便兴味浓厚,深得笔趣。1993年又结识著名书家黄琦先生,受其赏识,得入门墙。之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受教于徐利明教授。既得名师指点,他自己也一意专精,心无旁骛,沉潜于书道,渐渐深造而自得。二十多岁,已在书坛颇有些名气了。

2002年,胜苏又留学东瀛,就读于亚细亚大学、国立东京学艺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师从当代日本著名学者加藤祐司教授和青山浩之先生。其间,亦与日本书坛颇多交流。

归国后,胜苏又攻读北京师范大学的哲学博士。书艺若与哲思沟通契会,自当有非同寻常之见解吧!

以书法而言,我俩虽为同乡,但书风却迥然相异。我的风格,朴质放达,近乎丑拙。而胜苏的书法,亦如他的名字,文采风流,精美雅逸。二王一脉的行草书,他信手而来,写得韵致从容。

这当然得益于他多年的临池之功。晋唐、宋元诸名帖是常置案头,以为日课的。他尤其对《怀仁集圣教序》、《十七帖》、《书谱》等下力至深。并且,胜苏临帖自有主张。他曾拈出“师古、融今、有我、出新”八字,作为习书的理念。以“师古”居首要,这说明他对传统有敬意、有信念。同时,他会把远方的古人请到“当下”,要切近于自己的生活,颐养自己的性情。“我”与古人对话,须入情入理,彼此融通。所以,乍一看他的临古之作,总以为是随手而书。但细细品读,原帖的神采又会一层层的显现出来,古意渐浓。

不可否认,每个人的书法都有自己的个性。于胜苏而言,这便是“有我”吧!他随手抄录的文章诗句,自然带出温润娴雅的气质。每每见到胜苏的字,心境亦随之平和。是因其用笔的圆转润泽?是因其篇章的疏朗淡然?还是感染于涵容内敛的气息?当然,是这些!但更深层的原因,恰是源自胜苏本人的严谨知礼、虚心处世、笃实有信!有内美,字也生出光晕。

但胜苏的个性,毕竟守持多于放达。观其书作,也往往让人感到,其点画、结字、取势多在意料之中,似乎精熟有余,而少了些生拙奇趣。王国维曾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犹存“主观”,难免有所执着。至于“无我”,则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纵浪大化,触目皆新。如此,“我”之积习、格套也会自然化解。我想,胜苏兄对此也是深自警醒的。他偶尔也会在意酣之际,任情挥写一番,必是期于自我的革故而出新吧!

人生于世,积学尚易,而返归自性,“空空如也”,却成难事!这其实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终极问题!书法只是显诸于象者。学书犹如人生之路,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但也须时时照顾脚下,归而求之。与胜苏共勉,至祷!至祷!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