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延续四代的情谊,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展开幕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文 施向辉 顾闻/摄)2020年12月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下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了“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展”开幕式,约翰·拉贝孙子、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从德国发来视频,他说:“约翰·拉贝的善举,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患难见真情。至今,拉贝家人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已经持续了四代之久。”

据悉,展览展陈时间为2020年12月13日至2021年4月。展览以“命运与共”为主题,讲述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时期与南京难民共命运的感人事迹,以及拉贝家族与中国延续至今的友谊。

展览以当年小桃园的“拉贝之门”为入口,83年前,在这扇大门里,拉贝戴着头盔,接听着电话,写着日记;在这扇大门内外,收容了前来避难的难民。这是希望之门、生命之门,通过场景转化,把观众带入情景之中。

1937年12月至1938年初,拉贝领导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3.86平方公里的区域,保护了25万多的中国人。

△拉贝收藏和使用过的物品

展览分为3个主体部分,分别为汉堡之子·中国之缘、留在南京·伸以援手、不忘拉贝·大爱永恒,用70多幅图片和40多件展品,向观众讲述了约翰·拉贝的生平故事。

其中,在“留在南京·伸以援手”这一部分,展示了拉贝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开放住宅救助难民、拉贝与难民之间的互相感激,以及重要的历史资料——《拉贝日记》的公布和出版经过。《拉贝日记》被公认为南京大屠杀研究中规模最大的最完整的史料之一。

展览特别选取了三个典型的视角,再现拉贝在自家院落救助难民的情形,一是拉贝防空洞,拉贝住宅内有一个自建的防空洞。二是拉贝住宅里的难民。展览介绍,在拉贝的办公室和院子里一共收容了602人,其中有126名10岁以下的儿童。三是拉贝与中国人之间彼此感激。展览展示了25个难民收容所所长签名致谢拉贝的折页,难民在新年献给拉贝的感谢词,当年的难民,将拉贝称为“几十万人的活菩萨”。
最后,展览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后,南京市将防疫物资捐赠给拉贝后人的故事,这是当下中国与拉贝家族友谊的见证,体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国情怀。在发来的视频中,托马斯·拉贝说:“疫情期间,我收到了南京募集的30000只口罩、620瓶抗疫药品和200套防护服,十分感谢。”

开幕式现场,邀请了当年约翰·拉贝先生在南京的助理陈文书的孙子陈诗皓,他说:“我的祖父陈文书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担任了约翰·拉贝先生的助理,帮助拉贝了解各难民收容所的实时情况,并且与粮食委员会副主任休伯特•索恩一起为安全区运送粮食。”
他的祖父和祖母在难民收容所相识相知相爱,并组成了家庭。
    他说:“我的家族里有三代人是医护工作者,我的祖母徐淑德,我的姑姑陈声仁,以及她的女儿李文丽。今年新冠疫情暴发,李文丽就曾参与到抗疫的一线的工作中。这种勇敢,不光是我们家族,更是我们中国人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传承。”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