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3本“家庭账”记录38年小康路 他家账本“藏”着幸福故事

“取工资5000元,支出1766.6元,结余3233.4元。”日前,文峰街道八大家社区的陈贵福,将10月份家庭收支郑重地誊写进《家庭日用账》上。每天记录、每月统计家庭收支,他已经做了38年。

今年84岁的陈贵福是名“老会计”,从1983年9月开始,为让家庭收支有计划、有交代,他记录起家庭“流水账”。20多本草稿本、3本《家庭日用账》正册、一笔笔账目,流淌着岁月,记录着这个普通家庭从“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到财务自由的小康路。


三本《家庭日用账》

家庭收支有计划

单位会计做起家庭账

“1983年9月5日:儿子二个月工资81.6元;贵福工资及上存69.3元;西安汇来父亲生活费15元。”这是陈贵福《家庭日用账》第一册第一页前三行记录的收入。

“我从新华中学初中毕业后,曾在部队财校学习过,后来先后在粮食系统、物资系统等做过会计、当过财务科长。”陈贵福介绍,他与老伴于1962年结婚,生有一儿两女。那时日子过得很难,老伴下放到杭集农村,要照顾岳母和孩子;他在黄珏农村的父母也要赡养;他在城里单位工作,每月工资28.5元,常常一个月等不到一个月用,这个家庭账无法记。

1983年9月,家庭条件好转。当时,排行老大的儿子从汽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了给儿子存钱准备将来的婚事,为了让家庭收支有计划,也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职业习惯让陈贵福开始记录家庭“流水账”,他先记录在草稿本上,再誊写到会计专用的账本上。38年用去20多本草稿本,整理出3本《家庭日用账》。


陈贵福展示账本

38年翻了62倍

个人收入逐年增加

“这38年,我的月工资从69.3元到现在的4308.6元,翻了62倍。”昨天,陈贵福打开《家庭日用账》,分享收入的逐年增长。

1986年,陈贵福的工资涨到80元,从这一年开始,他家才有余钱存进银行。1987年,陈贵福翻建老家的房子,账本上记着“砖头2分一块,大瓦1毛1一片”。1989年,陈贵福的工资涨到95.6元,这一年,他享受到了单位的福利分房。

“老伴的收入原来不稳定,而我因为在单位工作,最能看出收入的变化。”陈贵福介绍,今年8月,他将夫妻俩近17年的退休工资进行了汇总。2003年,他的退休工资是718.6元,到2009年的1489.9元翻了一倍,涨幅最快的是近10年,今年为4308.6元,与2009年相比,翻了2.89倍。

“进入1990年代,家庭小日子明显好起来了。”陈贵福告诉记者,随着儿女们长大,工作了、结婚了,喜事一桩接一桩,每个月的账目两页都不够记。


近17年的工资统计

开支越来越“舍得”

从温饱走上了小康

“1980年代,工资发放精细到‘分’,支出也按分,因为家庭收入低,‘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一点不夸张。”陈贵福说。

开始记账的1983年9月,陈贵福家总共买了4次肉,平时吃得最多的就是韭菜和豆腐,买一次总共只要0.22元;2003年8月31日,陈贵福第一次给全家订了牛奶,花了252.9元,整个8月,他们的饭桌上每天都有荤菜。

2020年10月,陈贵福家庭小聚三次,共花去785元。“孩子们每个月都回来,原来都是在家吃饭,现在都到附近的饭店,想吃什么点什么。”陈贵福说,条件越来越好,他与老伴如今花在健康上的消费占了很大比重,如今年8月,他就花了2000多元购买营养品,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儿女们现在都各自成家,我们老两口生活,还是一样记账,但目的不一样了,原来记的是家庭‘流水账’,现在记录的是‘幸福账’。”陈贵福欣慰地表示,从原来的捉襟见肘到现在的财务自由,他这个家庭账本“藏”着“小康故事”。(通讯员 徐霞 记者 刘峰生)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