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徐小跃漫谈中华传统文化:整天把一张生气的脸给别人看,这是最不好的气质


现代快报讯(记者 白雁/文 施向辉 顾闻/摄)“如果你的血液里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你就不是中国人。”7月25日下午,《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一书在第十届江苏书展上举办阅读分享活动,该书作者、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图书馆名誉馆长徐小跃以“漫谈中华传统文化”为题作了精彩演讲。

徐小跃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纸质载体——“经史子集”说起,他认为了解传统文化应该读儒家的经典,“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三个层次上影响人,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理解这些,要读历史、读经典,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背诵唐诗宋词。如果你不明白这些,背唐诗宋词,背十万首也不管用。”

接着,徐小跃从孟子和荀子的两性论切入,性善论和性恶论殊途同归,都归结于良心,归结于“仁爱”,并由此阐述了中华传统的“十德”,即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十德。



徐小跃着重讲述了“仁”“义”“礼”“孝”四德,他认为,“义”最重要的是“宜”,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礼”最根本的是“敬”,“敬人者,人恒敬之”;“孝”字由“老”去“匕”的“老”字和“子女”的“子”字上下合成,通过父子之序定义了“孝”的含义。徐小跃强调,“孝”的最重要的行为是对父母的“和颜悦色”。

在演讲中,徐小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例来阐明这些似乎看上去很“虚”的思想。“我们说气质,理解了传统文化,你就有了气质。比如和家人相处,有的人他对别人客客气气,却对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父母很凶却。整天把一张生气的脸给人家看,这是最不好的气质。”

徐小跃把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仁”放在最后讲,“仁者爱人”,他认为当前社会应该特别需要“仁爱”,而新冠肺炎疫情下,体现出当前世界中三气特别重,即“怒气”“怨气”和“戾气”,他提出应用“和气”来代替上述三气。

徐小跃的讲演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将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听众在明晰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徐小跃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